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 暗淡,故又称假银箔。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如图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以表示的信息是___,并作出解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6-12-21 09:32: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来制取Ag
B.可用固体Cu(OH)
2
除去CuSO
4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
2
SO
4
C.按溶解、过滤、蒸发、干燥的操作顺序可以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氯化钾
D.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所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可让混合气体缓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同类题2
下列是利用光亮铁钉为材料之一的系列变化。请回答问题:
初中化学实验中,铁钉多次亮相,下列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___;
(2)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氧气、___发生反应;
(3)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如果用
a
、
b
、
c
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锈蚀的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用字母表示).
同类题3
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2)将袋内物质加入一定量的CuSO
4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填写名称)。
同类题4
寒冷的冬季流行的“暖宝宝”——即一次性使用取暖片,只要取出直接贴在衣服上.可持续温暖12小时。小明查看说明书,发现内袋物质成分为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外袋材料:不透气塑料,小明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可能来自于铁粉氧化(即生锈).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表中的内容。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步骤1
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A袋“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空气接触。
步骤2
一天后,从上述A、B两袋中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A袋内物质部分溶解,溶液呈黄色(已知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变黄);
B袋内物质部分溶解,产生(1)
,溶液变成浅绿色。
A袋内物质的铁已经转化为(2)
。
B袋内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
得出结论“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
同类题5
把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让它们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无任何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不含铜
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含FeCl
2
和CuCl
2
D.滤液中含FeCl
2
和HCl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