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了把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全部转化为铜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ZnH2  Cu
方案二:CuOCuSO4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  ②产品纯净③步骤简单、方便  ④操作安全
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铁剩余,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A.有H2SO4B.有FeSO4和CuSO4C.有H2SO4和FeSO4D.只有FeSO4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物质是由金属和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A.FeCl3B.AlCl3C.CuCl2D.AgCl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腐蚀掉而成为Cu2+。其反应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现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a克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克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克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B.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C.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3价Fe元素
D.残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Cu元素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I.制氢: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气,其反应可表示为:
6ZnFe2O46ZnO+4Fe3O4+O2↑;3ZnO+2Fe3O4+H2O3ZnFe2O4+H2
(1)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_____。
(2)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_____。
Ⅱ.贮氢:合金Mg2Cu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保护下,由一定质量比的Mg、Cu单质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氢化物和另一种合金,其化学方程为:
2Mg2Cu+ 3H23MgH2+MgCu2
补充资料:MgCu2+HCl=MgCl2+Cu+H2
(3)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
(4)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5)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请通过计算求放出H2的质量。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供的实验药品:锌粒、铁丝、硫酸锌溶液、稀H2SO4、FeSO4溶液。
方案一: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我们的假设:活动性比较强的金属锌能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铁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设计实验方案)
在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处理)锌粒,过一会儿取出。根据所提供的的实验药品,你也可以有其他的实验方案,与同学进行交流。
方案二:
你的假设: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你的结论是_____;
用此方法探究其他金属的活动性,你觉得有什么不足之处_____,______。(请写出两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等质量的锌片、铁片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很高的熔点
B.良好的导电性
C.很大的硬度
D.银白色的光泽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A、B、C三种金属有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A+B(NO3)2=A(NO3)2+B;C+B(NO3)2=C(NO3)2+B;A+H2SO4=ASO4+H2↑;C+H2SO4→不反应,试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B.C>A>BC.B>C>AD.A>C>B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1)金属材料中,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_______(选填“铜”、“锌”或“铅”)。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

①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②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