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实验小组认为不合理,依据是_______
方案二:于是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该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请完成表格中的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①在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点燃酒精灯。
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3)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
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

及结论如下:
I.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Ⅱ.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请你分析并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并不严谨,因为该产物气体还有另外的可能是__________。要验证这种可能,需要的实验操作是:将气体依次通过__________,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图中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
(3)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①所用的试剂最好选用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完善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并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反应原理:
(1)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______,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上述溶液,试液变______,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_______,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
(1)写出A、B、C、D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aCO3属于____。(填字母)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书写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1)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_____
(2)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__。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无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碳酸外,无其他盐类。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他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

(1)取2.5g水垢按图甲中的A装置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已知CaCO3CaO+CO2↑),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装置,实验后发现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0.88g。
①B装置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性。
②该水垢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小金同学做家务时,感受到生活与科学息息相关:
(1)如图所示,他在杯底放一支小蜡烛和大理石样品粉末,沿杯壁缓缓倒入一定量的醋(含有3%~5%的醋酸)。他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②_____。

(2)用食醋(主要成分的化学式)除去电热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生成醋酸钙(),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金利用下图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有孔塑料板上。
②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此时在A装置处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观察现象。

请回答:
(1)若将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②实验操作时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因为___.
(2)步骤③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填化学式)。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