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做电解水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在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变化)。把180克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进行电解,电解结束后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2%。
(1)180克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
(2)在水电解过程中,有多少克水被电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配置1%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
(1)180克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
(2)在水电解过程中,有多少克水被电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配置1%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
A.量筒量取水时俯视 |
B.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直接配置溶液 |
C.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
D.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有部分洒落在桌上 |
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要提高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 |
B.要鉴别水中是否有氯离子,可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D.往浑浊的水中加入活性炭,待杂质沉淀后,可以得到饮用水 |
图甲是一种稀释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用它以一定体积比对原液进行稀释,图乙是它的7种不同比例的稀释方式。小科用该稀释瓶按1:2的比例稀释原液,原液是密度为1.5g/mL、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OH溶液。稀释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

(1)当水加到1:1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1 , 当水加到1:2的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2 , 则p1________ p2。(填“>”“<”或“=”)
(2)稀释得到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g/mL,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计算结果分别精确到0.1g/mL和0.1%)

(1)当水加到1:1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1 , 当水加到1:2的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2 , 则p1________ p2。(填“>”“<”或“=”)
(2)稀释得到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g/mL,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计算结果分别精确到0.1g/mL和0.1%)
小羽同学用试管、长颈漏斗、量筒、水槽、胶塞(有孔)、玻璃导管、橡皮导管等器材设计出一套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他用0.5克的碳酸钙与1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观察并用秒表记录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时间,实验记录如表.请你通过计算回答:
(1)反应的前2分钟内,每分钟平均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______mL.若在当时的条件下(温度和压强不变),用10克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能产生_________L二氧化碳气体.
(2)小羽同学在实验中发现,10克盐酸与0.5克的碳酸钙反应结束时盐酸只用去了一半的量,则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_______
时间(分钟)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二氧化碳(mL) | 40 | 70 | 95 | 110 | 116 | 120 | 120 | 120 |
(1)反应的前2分钟内,每分钟平均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______mL.若在当时的条件下(温度和压强不变),用10克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能产生_________L二氧化碳气体.
(2)小羽同学在实验中发现,10克盐酸与0.5克的碳酸钙反应结束时盐酸只用去了一半的量,则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_______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________g;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______________

(1)生成氢气________g;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______________
人体胃液中含少量HCl,正常情况下胃液的pH为0.8-1.5,相应含H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2%-0.4%,胃酸过多与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某人出现反胃、吐酸水的症状,经检查其胃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495%(胃液密度约为1g/cm3).
(1)若人的胃液总量约为100mL,请完成下列表格:
(2)医生给该患者开了一瓶胃舒平(每片含氢氧化铝0.39g),并要求病人每次服用2片,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在食用该药片后被除去的HCl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
(1)若人的胃液总量约为100mL,请完成下列表格:
正常情况下胃液中HCl的质量范围 | _____ |
该患者胃液中HCl的质量 | _____ |
该患者至少要除去的HCl得质量是 | _____ |
(2)医生给该患者开了一瓶胃舒平(每片含氢氧化铝0.39g),并要求病人每次服用2片,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在食用该药片后被除去的HCl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
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后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求原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后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求原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了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纯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有关方案进行如图实验:

(1)其中一个小组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起始状态量气管和水准管中液面相平,然后提升量气管,_____,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该小组同学所测得质量分数比实际结果偏大,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可多选)。
(2)另一个小组设计如图乙所示装置,取11.0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求:
①该产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②加入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1)其中一个小组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起始状态量气管和水准管中液面相平,然后提升量气管,_____,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该小组同学所测得质量分数比实际结果偏大,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可多选)。
A.生成的气体有部分溶于水 | B.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
C.读数前没有上下移动水准管,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相平 | D.滴入的稀硫酸占了一部分气体的体积 |
所加盐酸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 181.4 | 204.8 | 228.6 | 253.6 |
求:
①该产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②加入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如图是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请指出上述操作中的错误之处____
(2)实验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克。称量时,天平调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
(3)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是(填序号)____。
①C操作中有固体酒出:②C操作的烧杯中有少量水残留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1)请指出上述操作中的错误之处____
(2)实验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克。称量时,天平调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
(3)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是(填序号)____。
①C操作中有固体酒出:②C操作的烧杯中有少量水残留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