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 水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实验室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m1;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m2;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b处止水夹,然后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 锥 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空气,将 产生的氧气从仪器中排出。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m3;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
(2)兴趣小组用一种方法检查装置B(左边虚线框中)的气密性:关闭a处和b处的止水夹,打开容器A的阀门,如果观察到___则B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这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___.(用m1,m2,m3表示)
(4)若去除装置C,实验最终结果会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m1;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m2;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b处止水夹,然后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 锥 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空气,将 产生的氧气从仪器中排出。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m3;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
(2)兴趣小组用一种方法检查装置B(左边虚线框中)的气密性:关闭a处和b处的止水夹,打开容器A的阀门,如果观察到___则B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这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___.(用m1,m2,m3表示)
(4)若去除装置C,实验最终结果会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 ![]() |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
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 | D.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
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2)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填序号). 

(1)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下方 |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我市初中学生化学实验的考查内容之一。请你仔细阅读并结合平时实验的实际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初中化学常用的一些实验仪器,其中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______(填仪器名称)。

(2)若要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上述仪器组合有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配制(2)中食盐溶液需要进行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①通过计算,配制上述食盐溶液需要固体氯北钠3g,水47g(或47mL)
②将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把固体氯化钠直接放在左盘上称量,然后倒入烧杯中
③用量筒量取47mL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
在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操作失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下列初中化学常用的一些实验仪器,其中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______(填仪器名称)。

(2)若要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上述仪器组合有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①②③⑤ | B.①③⑤⑥ | C.①③④⑤ |
①通过计算,配制上述食盐溶液需要固体氯北钠3g,水47g(或47mL)
②将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把固体氯化钠直接放在左盘上称量,然后倒入烧杯中
③用量筒量取47mL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
在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操作失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图中![]() |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C.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
D.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 |
配制1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已知10%的稀硫酸的密度为1.07克/厘米3,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克/厘米3)
小科和小雪都解出了正确答案:需浓硫酸59.3毫升.
(1)请你把解答的过程写出来._____________
(2)接着老师又叫同学们计算加水的体积.
小科的计算过程:V加水=V稀﹣V浓=1000毫升﹣59.3毫升=940.7毫升
小雪的计算过程:m加水=m稀﹣m浓=1000毫升×1.07克/厘米3﹣59.3毫升×1.84克/厘米3=960.9克
V加水=m加水/p水=960.89克/1克/厘米3=960.9毫升
你认为___同学的解答正确,另一位同学的解答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小科和小雪都解出了正确答案:需浓硫酸59.3毫升.
(1)请你把解答的过程写出来._____________
(2)接着老师又叫同学们计算加水的体积.
小科的计算过程:V加水=V稀﹣V浓=1000毫升﹣59.3毫升=940.7毫升
小雪的计算过程:m加水=m稀﹣m浓=1000毫升×1.07克/厘米3﹣59.3毫升×1.84克/厘米3=960.9克
V加水=m加水/p水=960.89克/1克/厘米3=960.9毫升
你认为___同学的解答正确,另一位同学的解答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已知10℃时食盐水密度和浓度的关系如表:
(1)1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食盐水的密度逐渐_____(增大,减小,不变)
(2)取20%的食盐水100ml。配成10%的食盐水,需要加水多少克?__________
浓度 | 10% | 15% | 20% | 23% |
密度(g/cm3) | 1.07 | 1.11 | 1.15 | 1.18 |
(1)1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食盐水的密度逐渐_____(增大,减小,不变)
(2)取20%的食盐水100ml。配成10%的食盐水,需要加水多少克?__________
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A B C D E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 (填序号)
(2)改进图中的错误操作后,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不干燥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在烧杯内溶解固体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溅出





A B C D E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 (填序号)
(2)改进图中的错误操作后,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不干燥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在烧杯内溶解固体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溅出
下列有关混合物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
B.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 |
C.过滤操作中,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
D.蒸发结晶时要等到白色固体完全析出,方可停止加热。 |
水是生命之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

①试管应该连接在电源的正极
②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试管应该连接在电源的正极
②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