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一定温度下将a%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等温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A.10m克 | B.20m克 | C.30m克 | D.![]() |
回答生活中常见溶液的有关知识。
(1)蔗糖水中__________ 是溶质,碘酒中_____________ 是溶剂。
(2)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蔗糖水中
(2)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表示的意思是
在温度t℃时某同学分别向质量均为50克的4份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硝酸钾后得到溶液,测得加硝酸钾的质量与所得相应溶液的质量如下所示:
请分析:(1) (填序号)为不饱和溶液,如果要将这些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该同学测得温度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克? 此时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序号 | 1 | 2 | 3 | 4 |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 40 | 50 | 60 | 70 |
溶液质量/克 | 90 | 100 | 105 | 105 |
请分析:(1) (填序号)为不饱和溶液,如果要将这些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该同学测得温度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克? 此时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将某温度下的100克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当蒸发掉10克水时,有4克硝酸钾晶体析出,再蒸发掉10克水时,又析出8克硝酸钾晶体,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 __ 克。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
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t2℃时,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得到80g溶液 |
D.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有晶体析出 |
当柯雪一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不好,柯雪摔了一跤,膝盖上渗出了血,看她疼痛难忍,但她仍然紧咬牙关不吭声,爬起来继续跑步。长跑后,班级后勤队员为柯雪泡了一杯热盐水,说可以补充跑步中流失的盐分。柯雪喝了一半,说,怎么这杯盐水下面这么咸,随手把这杯水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柯雪说的有道理吗?判断是否正确并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2)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

(1)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2)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
如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__________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__________
有60℃时A物质的溶液100g,若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时,有4gA的晶体析出(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10g水时,又有6gA的晶体析出,则6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A.12克 | B.20克 | C.40克 | D.6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