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0℃时A的溶解度为30 |
B.C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
C.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A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 |
D.60 ℃ 时,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是A<C |
常温下,在两个各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B.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
C.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将3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硝酸钾溶液,现要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需再加入________g硝酸钾固体。
(2)提纯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g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硝酸钾 | 13.3 | 20.9 | 31.6 | 45.8 | 45.8 | 85.5 | 110 | 138 |
(1)30℃时,将3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硝酸钾溶液,现要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需再加入________g硝酸钾固体。
(2)提纯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1)Р点代表的意义是_____
(2)在 t2℃时,将45克B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的溶液得质量分数为_____
(3)把在t3℃时A、C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

(1)Р点代表的意义是_____
(2)在 t2℃时,将45克B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的溶液得质量分数为_____
(3)把在t3℃时A、C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放入20g氯化钠,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28.6% | B.26.5% | C.40% | D.30% |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40 ℃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2)若A为硝酸钾,60 ℃,将12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1)40 ℃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2)若A为硝酸钾,60 ℃,将12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
(2)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
(2)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
现有500g 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
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 物质不含结晶水) |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 > a=c |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
某温度时,将20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 )
A.m(溶质)∶m(溶剂)=20∶120 |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