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t2℃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1)所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
(2)图(2)中, (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a溶液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1)图(1)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
(2)图(2)中, (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a溶液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溶液的浓度 | B.溶剂的质量 | C.溶解度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5g、6g、6g某固体X,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固体X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 (填“甲”、“乙”或“丙”)。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
(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②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③溶液质量:甲>乙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2)图二能表示固体X溶解度曲线的是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
①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②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③溶液质量:甲>乙
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方法不会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掉大量的水 | B.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 |
C.降低温度直到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D.升高温度 |
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硝酸钾,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____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实验4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 80 | 100 | 120 | 140 |
溶液的质量(g) | 180 | 200 | 210 | 210 |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先结晶出来,然后再经加热可以制得纯碱,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A.这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NaHCO3一定是不溶于水的物质 |
C.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NH4+ | D.结晶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没有Na+ |
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若将溶液降温到2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 。若要看到20°C的溶液中的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