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序号 | 温度/℃ | 水的质量/克 |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 |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
① | 28 | 10 | 4 | 14 |
② | 28 | 10 | 6 | 14 |
③ | 60 | 10 | 8 | 18 |
A.28℃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克 | B.①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比②小 | D.③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
小明在室温为32℃的条件下利用KNO3晶体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取40克KNO3晶体置于烧杯中,并依次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并充分搅拌溶解,其过程如图所示。

(1)在配制过程各阶段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有____。(填烧杯序号)
(2)计算④号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结果精确到0.1%)。
(3)已知KNO3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考虑水分蒸发的情况下,在配制过程中,下操作中会导致④号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有____。(可多选)
A所用KNO3晶体混有少量泥沙
B加入KNO3溶液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C配制过程中环境温度升高
D溶解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E用砝码生锈的天平称取40克KNO3晶体

(1)在配制过程各阶段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有____。(填烧杯序号)
(2)计算④号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结果精确到0.1%)。
(3)已知KNO3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考虑水分蒸发的情况下,在配制过程中,下操作中会导致④号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有____。(可多选)
A所用KNO3晶体混有少量泥沙
B加入KNO3溶液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C配制过程中环境温度升高
D溶解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E用砝码生锈的天平称取40克KNO3晶体
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
(2)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g/100g水;
(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4)对(3)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写编号)
温度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硝酸钾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
(2)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g/100g水;
(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4)对(3)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写编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 B.剩余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钠 |
C.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 | 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 |
常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另一瓶为10%的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 |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
C.降低温度 |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
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克氯化铵,充分搅拌发现烧杯底部还有氯化铵固体,要使烧杯中的固体完全溶解,可采取的一种措施________。
(2)60℃时,向50g水中加入20克氯化铵,配成的氯化铵溶液放入如图所示的小烧杯中,若要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可以在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60.2 | 65.6 |

(1)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克氯化铵,充分搅拌发现烧杯底部还有氯化铵固体,要使烧杯中的固体完全溶解,可采取的一种措施________。
(2)60℃时,向50g水中加入20克氯化铵,配成的氯化铵溶液放入如图所示的小烧杯中,若要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可以在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冰![]() | B.氯化钠![]() | C.硝酸铵![]() | D.氢氧化钠 |
下列关于某温度的饱和食盐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
B.上层液体比下层液体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
C.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D.相同温度下,饱和食盐溶液和饱和蔗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
正常的血糖含量除饭后1小时内血糖浓度略有升高外,其它时间基本维持在0.1%左右。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人偏高,回答:
(1)吃饭1个小时后正常人血糖浓度会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体内分泌的________(填人体内的一种激素) 的作用。
(2)60℃时,向l00克水中加入10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木糖醇在60℃是的溶解度为90克)
(1)吃饭1个小时后正常人血糖浓度会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体内分泌的________(填人体内的一种激素) 的作用。
(2)60℃时,向l00克水中加入10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木糖醇在60℃是的溶解度为90克)
同学们利用量筒、玻璃棒、烧杯和水,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放入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________。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________。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放入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________。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