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
-
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
-
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
4
NO
3
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0-22 10:58: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该温度下,钾溶液的溶解度是
。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第2个烧杯
第3个烧杯(填“>”、“=”或“<”)。
同类题2
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根据下图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当温度高于t
2
0
C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
(2)P点表示_______。
(3)A、B、C的溶解度为B>A>C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
同类题4
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
(1)你认为_____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_____,②_____.
同类题5
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
A.甲
B.甲和乙
C.乙和丁
D.丁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