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为食盐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
(2)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4)小明配置了2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利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Ⅰ中析出晶体。甲物质为(填序号)_________。
①浓硫酸 ②氢氧化钠 ③冰 ④氧化钙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t℃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D.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0℃时A的溶解度为30
B.C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A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
D.60 ℃ 时,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是A<C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常温下,在两个各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C.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45.8
85.5
110
138
 
(1)30℃时,将3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硝酸钾溶液,现要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需再加入________g硝酸钾固体。
(2)提纯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①味精、②粉笔灰、③汽油,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若将一定量的蔗糖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烧杯底部仍有固体剩余,则该溶液一定属于________溶液。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高氯酸钾()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B.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D.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可得到104g溶液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食盐水中加入食盐并充分搅拌,用纵坐标表示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a%),用横坐标表示实验进行的时间(t),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甲所示,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漂浮于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假设木块和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块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温度改变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先变大,后不变”或“先变小,后不变”)。
(3)木块在AB时所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对该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乙图曲线可知,木块在AB时刻都处于________(填“漂浮”或“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由于G没有发生变化,则F大小也不发生变化,即木块在AB时刻受到液体的浮力相等。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2)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