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 溶液的概念
- 溶液的组成
- 溶液的特点
- 悬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 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同学洗衣服时,发现洗衣粉在冷水中溶解得较慢,他思考在冷水中加入部分热水,结果发现洗衣粉在温水中溶解的速度变快,试分析这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__。
在盛有20mL 20℃的水的烧杯中,加入一药匙的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就全部溶解了,再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若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搅拌后,蔗糖又很快溶解完了。下列结论不符合上述实验研究的是()
A.物质的溶解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 |
B.温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
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
D.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
碘酒是由_______分散到________中制成的混合物,其中_______是溶质,______是溶剂。打开可乐瓶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可乐中溶解了________。泉水中因溶入__________,饮用对人类有利。干洗店用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表说明A、B、C、D 四种液体的性质,小龙取其中一种液体与蒸馏水加入试管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试管内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小龙所取的液体为哪种( )




A.A | B.B | C.C | D.D |
如图所示是一个一次性降温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下降。制造此降温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硝酸铵 | B.氢氧化钠 |
C.蔗糖 | D.食盐 |
有关乙醇(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 B.C2H5OH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2:6:1 |
C.乙醇不能溶于水 | D.C2H5OH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12´2+1´6+16´1×100% |
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由水作溶剂形成的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
B.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析出食盐晶体 |
C.将KC1、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
D.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既不放出热量,又不吸收热量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溶剂一定是液体100克水 |
B.同种溶质的水溶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它不饱和溶液大 |
C.橄榄油和奶粉与水混合,均要形成乳浊液 |
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
为了探究“酒精能否溶在水中”的问题,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在盛有2毫升水的试管中滴入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毫升酒精,不要振荡,发现酒精与水分层。
问题探究: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在上述操作中,为了确保酒精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在盛有2毫升水的试管中滴入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毫升酒精,不要振荡,发现酒精与水分层。
问题探究: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在上述操作中,为了确保酒精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