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密度与温度
-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测量一块小蜡块的体积,

(1)步骤如下:
(2)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V=______(用V1、V2、V3中的某些量表示)

(1)步骤如下:
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_____毫升; |
B.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 |
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___毫升,则铁钉体积为_____厘米3 |
D.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 |
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___毫升,则蜡块体积为___厘米3 |
一圆筒形容器内装有水,圆筒内横截面积为100厘米2,现将混有石块的冰块放入筒内水中,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发现筒内水面上升6厘米;当冰全部熔解后,发现水面又下降0.56厘米。设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国,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时的水量。
(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____)
(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____)
A.5毫升 ![]() | B.50毫升 | C.80毫升 ![]() | D.95毫升 |
同学们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cm3、15cm3、20cm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表。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测的注射器的质量为11g)
(1)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________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金回家继续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的是图(______)

②等水完全结冰后,小金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 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____________克/厘米3。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测的注射器的质量为11g)
实验次序 | 水的体积/cm3 | 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g | 水的总质量/g |
1 | 10 | 21 | 10 |
2 | 15 | 26 | 15 |
3 | 20 | 31 | 20 |
(1)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
B.被称量物应放在天平的右盘 |
C.加砝码的顺序应是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 |
D.使用天平前,先将横梁调平衡,再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处 |
(3)受此实验启发,小金回家继续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的是图(______)




②等水完全结冰后,小金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 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____________克/厘米3。

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克/厘米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下图。
结合实验图解,求该食盐水的密度。
结合实验图解,求该食盐水的密度。

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度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g。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
。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______。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度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
B.向右盘中加砝码 |
C.向右移动游码 |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______。
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cm3。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_________
(5)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cm3。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_________
(5)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细线和水完成下列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一量筒中原有50毫升水,现在往里而放入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cm3![]() | B.18cm3![]() | C.12cm3![]() | D.24cm3 |
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____,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___g。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___mL。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____。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______。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____,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___g。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___mL。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____。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