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密度与压强有关。为测量实验室内空气的密度,小明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①如图甲,将一打足气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6毫升。
②如图乙,将500毫升装满水的量筒倒置于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足球中的气体慢慢排入该量筒,同时调整量筒的位置,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共排气10次。
③如图丙,拔除气针和乳胶管,把排气后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0毫升。
(1)图乙中,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其目的是____ 。   
(2)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实验室中空气的密度____ 。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利用一根木筷、物体M、托盘和烧杯自制简易密度秤,主要制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将烧杯放入A端的托盘中,改变物体M悬挂点的位置至B,使木筷在水平位置静止;
②在A端的烧杯内注入体积为V的水,改变物体M悬挂点的位置至C,使木筷在水平位置再次静止,在C点标注水的密度值为1.0g/cm3
③在A端的烧杯内注入体积为V0的其它液体,重复步骤②,在密度秤上标注刻度。

(1)要在该密度秤上标出密度为0.5g/cm3的刻度线,则所标刻度线________ (选填“在”或“不在”)BC的中间位置;   
(2)小明发现他所制成的密度秤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   
A.增大物体M的质量B. 换长些的木筷制作密度秤
C.换更轻的木筷制作密度秤;D.标密度秤的刻度线时,适当增大装入烧杯的液体的体积V0
(3)小明最终所制成的密度秤,OA的长度为4m,OB的长度为2m,OD的长度为10cm,物体M的质量为100g,每次测量时,在A端烧杯内均倒入体积为100cm3的液体,则该密度秤所能测量的液体的最大密度为多少? 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我们知道,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其大小用10-10m的数量级来衡量,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大致测出分子的直径呢?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几位同学进行了这样的实验:用滴管将其种油均匀地滴入100滴在某个容器中,用一架精确的天平测出这100滴油的质量为0.27g,然后多次将一滴油滴到水面上,测出一滴油在水面上的扩散面积最大值为4m2,根据这些数据他们大致算出了这种油分子的直径,你知道他们是如何得到这种油分子直径的吗?这种油分子的直径大约是多少?(已知这种油的密度是0.9×103kg/m 3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明在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时,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_____(选填“甲”或“乙”).
(2)小明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_____点(选填“p”或“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不正确的原因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同学想测出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足量的水.探究过程如图: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a、此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b、该同学改正错误后,在重新调节天平平衡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他需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该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67g;
b、如图丙,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2g;
c、如图丁,吊起用细线系好的鹅卵石,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不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此时测得总质量为97g;
d、该同学求出的鹅卵石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cm3,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kg/m3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两个密度计a、b,a密度计最上部刻线为1,而b密度计最下部刻线为1.若要测定酒精的密度,则应该使用密度计( )
A.a
B.b
C.任意一个
D.都不好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在学习物体浮沉条件时,由于调制食盐水密度的操作不够精准,导致实验中鸡蛋很难悬浮在食盐水中,于是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分别用量筒和烧杯等器材配制了三杯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溶液,其中图甲B烧杯中的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9:6.用注射器吸取密度为0.9g/cm3的食用油分别在三杯酒精溶液中部注射一团油滴,一段时间后,如图甲所示。再过一段时候后,小明观察到油滴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为此,他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假设一:可能是油滴的密度变小了。
假设二“可能是酒精溶液的密度变大了。
(实验方案)针对“假设一”的实验:用注射器吸取图乙任一烧杯中的油滴,将油滴注入到某一溶液中,观察其浮沉状况。
针对“假设二”的实验:先测定酒精溶液密度为,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它的密度为,比较的大小。
(得出结论)油滴密度不变,酒精溶液密度变大。
请回答:
(1)根据小明所作的假设,推测小明所提出的问题是:___
(2)针对“假设一”的实验中,“某一溶液”是___
(3)小明经过思考,对“酒精溶液密度变大”这一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即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水中有甲、乙两支密度计,水面与甲的最上端刻度齐,与乙的最下端刻度齐,在回答“测牛奶的密度应该用哪支密度计?”这个问题时,一位同学用到了以下7句话:

(1)把密度计放入牛奶中它会漂浮在液面上:
(2)密度计漂浮在任何液体的液面上时,它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都与它自身受到的重力相等;
(3)牛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4)一定体积的牛奶受到的重力大于同体积的水重;
(5)密度计排开较小体积的牛奶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浮力;
(6)密度计漂浮在牛奶中的位置要比在水中的位置高一些;
(7)应该选用密度计甲。
这些话中有的是多余的,采用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把问题讲得既精练又准确?(  )
A.(1)(2)(3)(4)(6)(7)B.(2)(3)(5)(6)(7)
C.(2)(3)(5)(6)D.(2)(3)(4)(7)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一杯水和一杯酒精,用选项中四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不能用来区别两者的实验组合是(  )
A.铅笔 橡皮泥B.小石块 细绳
C.天平 砝码 量筒D.压强计 刻度尺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小丽利用天平、玻璃杯、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细线等器材测量蜂蜜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平衡;
(2)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蜂蜜如图甲所示,用天平称出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0,其示数如图乙所示,m0=_____________g;
(3)将金属块浸没在蜂蜜中,金属块不接触玻璃杯并保持静止且蜂蜜无溢出,如图丙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150.4g,则蜂蜜密度ρ=_____________g/cm3
(4)小明用天平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总质量.对比小丽的测量方法,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