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密度与温度
-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我市引进的小麦新品种颗粒饱满,出粉率高,小红猜想这种小麦的密度可能较大,为此,她请教了相关专家,专家说:“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这种小麦的密度比水的大,具体的数值还需要你自己去测定”。于是,小红找来了天平、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麦的密度,要求:
(1)写出测量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2)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小麦密度的表达式。
(3)测量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需注意什么事项?(写出一条即可)
(1)写出测量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2)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小麦密度的表达式。
(3)测量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需注意什么事项?(写出一条即可)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如图所示。


(1)请按照图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测出空瓶的质量,记为 m1=14g。
第二步:测出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记为m2=44g。
第三步:测出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记为m3。
(2)他第三次测得质量,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 m3=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________。


(1)请按照图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测出空瓶的质量,记为 m1=14g。
第二步:测出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记为m2=44g。
第三步:测出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记为m3。
(2)他第三次测得质量,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 m3=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________。
小李测量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多少?
________
(4)小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A、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A的密度________(选填“>”、“=”或“<”)B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多少?
________
(4)小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A、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A的密度________(选填“>”、“=”或“<”)B的密度。
如图是用排水集气法测量空气密度。请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用所测量的量表示出空气密度的表达式:______
(3)在测量中,对于压入多少气体,有两种观点:
观点1:要选择很小的集气瓶,篮球里的气体压一点点过去就可以了。
观点2:要选择很大的集气瓶,要将篮球里的气体大部分压入集气瓶中。
请对上述两种观点加以评价。______
(2)用所测量的量表示出空气密度的表达式:______
(3)在测量中,对于压入多少气体,有两种观点:
观点1:要选择很小的集气瓶,篮球里的气体压一点点过去就可以了。
观点2:要选择很大的集气瓶,要将篮球里的气体大部分压入集气瓶中。
请对上述两种观点加以评价。______
在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小明用一只量筒、一枚大头针和水,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
(1)请帮助小明设计有关实验。______
(2)用相关的测量量写出密度表达式,并说明推导过程。______
(1)请帮助小明设计有关实验。______
(2)用相关的测量量写出密度表达式,并说明推导过程。______
如图所示是一实验小组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正确操作流程图,请根据图示把下表中的空缺填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与烧杯 的总质量/g | | 量筒中液体 的体积/㎝3 | 被测液体的 密度/㎏﹒m-3 |
| 25 | | |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只烧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线AB所示,则:

(1)烧杯的质量是多少克?
(2)装满水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0.24kg,烧杯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3)当装满该液体时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28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4)计算C点对应的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

(1)烧杯的质量是多少克?
(2)装满水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0.24kg,烧杯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3)当装满该液体时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28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4)计算C点对应的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
小金在学习密度的相关知识后,想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酸奶的密度。

(1)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到游码至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②天平的左盘放空烧杯,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时先估计质量,再按照________(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添加砝码。测得空烧杯质量m。为37.4g。
③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简中(如图乙所示),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__g/cm3
(2)交流讨论中,同学们认为小金测得的酸奶密度值会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到游码至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②天平的左盘放空烧杯,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时先估计质量,再按照________(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添加砝码。测得空烧杯质量m。为37.4g。
③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简中(如图乙所示),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__g/cm3
(2)交流讨论中,同学们认为小金测得的酸奶密度值会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称它们的重,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1)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3N,小红推算出了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
。
(2)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时,液体密度为零。
液体密度(![]() | 0.8 | 1.0 | 1.2 | 1.4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1.6 | 1.8 | 2.0 | 2.2 |
(1)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3N,小红推算出了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

(2)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