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 Y | Z |
A | 脑干 | 小脑 | 大脑 |
B | 悬浊液 | 乳浊液 | 溶液 |
C | 溶质 | 溶剂 | 溶液 |
D | 结晶 | 蒸馏 | 沉淀 |
A.A | B.B | C.C | D.D |
海水是种宝贵资源。
①“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冷却结晶 B.蒸发结晶 C.过滤
②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用蒸馏法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收集到的饮用水为________g。
③海水中的硼酸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Ⅰ.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Ⅱ.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________g。
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

A.将20℃的水改为80℃
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
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①“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冷却结晶 B.蒸发结晶 C.过滤
②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用蒸馏法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收集到的饮用水为________g。
③海水中的硼酸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100g水) | 3 | 5 | 9 | 15 | 23 |
Ⅰ.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Ⅱ.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________g。
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

A.将20℃的水改为80℃
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
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 B.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
C.氧气作火箭的助推剂 ![]() | D.活性炭作冰箱的除味剂 |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 |
B.试管口的“白气”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 |
C.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
D.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
互联网用上H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下列被曝光的事件,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 B.用工业石蜻等给瓜子“美容” |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 D.月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
氯气有下列性:①呈黄绿色②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③密度比空气大④红热的铜丝能在氯气中燃烧⑤氯气和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根据这些叙述可归纳出:(填数字)
(1)氯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
(2)氯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
(1)氯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
(2)氯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右边试管中液体A滴入与固体B接触。若左边试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可能是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是


A.水和氯化钠 | B.水和生石灰 | C.稀盐酸与氧化铜 | D.稀硫酸和铜 |
如图是小科在厨房里看到的食用纯碱(主要成分是Na2CO3)包装袋信息,他带了一包食用纯碱到学校实验室.

(1)为测定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在编号为A、B、C、D的四个烧杯中各加入室温下的水100g,并分别加入取自实验室的Na2C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分析上述数据,烧杯编号为_____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是_____.
(2)为确定食用纯碱的纯度,称取自带的食用纯碱5.4g放入烧杯中,再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25g,得溶液质量为28.2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袋信息相符。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1)为测定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在编号为A、B、C、D的四个烧杯中各加入室温下的水100g,并分别加入取自实验室的Na2C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烧杯编号 | A | B | C | D |
水的质量/克 | 100 | 100 | 100 | 100 |
加入Na2CO3的质量/克 | 30 | 35 | 40 | 50 |
溶液的质量/克 | 130 | 135 | 140 | 140 |
分析上述数据,烧杯编号为_____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是_____.
(2)为确定食用纯碱的纯度,称取自带的食用纯碱5.4g放入烧杯中,再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25g,得溶液质量为28.2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袋信息相符。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
C.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
D.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