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常出现一层水雾,是房间里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B.夏天荷叶上常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C.冬天的草地上常出现白色的霜,是草叶上的水凝固形成的 |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
现代建筑出现了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从而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则表示球内材料熔化的图像是
A.![]() | B.![]() | C.![]() | D.![]() |
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 B.凝华 | C.升华 | D.溶化 |
在一个烧杯和一支试管中分别装有0 ℃的碎冰,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部分熔化 | B.全部熔化 |
C.熔化一半 | D.不会熔化 |
小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克 | 40 | 60 | 80 | 100 |
液体的体积V/厘米3 | 20 | 40 | 60 | 80 |
A.20克,1.0×103千克/米3 | B.60克,0.8×103千克/米3 | C.60克,1.0×103千克/米3 | D.20克,0.8×103千克/米3 |
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放有等量的水,分别将铝、铁、铅三块金属放入容器后,水面上升相同的高度,已知三种金属的密度ρ铅>ρ铁>ρ铝。若铝、铁、铅三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则
A.m1>m2>m3 |
B. m1< m2< m3 |
C. m1> m2< m3 |
D. m1< m2> m3 |
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
同学们估测教室中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千克/米3)
A.2.5千克 |
B.25千克 |
C.250千克 |
D.2 500千克 |
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其体积将会增大,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 |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
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
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ρ水>ρA | B.ρB>ρA>ρ水 | C.ρA>ρ水>ρB | D.ρ水>ρA>ρ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