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种子的结构
- + 种子的萌发
- 芽的发育
- 花的结构
-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的情况,如下表:
(1)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 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
(4)若上述实验结果是:有光照的种子能发芽,无光照的种子也能发芽。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______。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干燥 | 潮湿 |
数日后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1)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 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
(4)若上述实验结果是:有光照的种子能发芽,无光照的种子也能发芽。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______。
小明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他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莱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是一个喜欢动脑爱钻研的学生,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一、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二、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三、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2)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能否得出上述结论 。
一、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二、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三、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 | 实验前质量(克) | 实验后质量(克) | 生长情况 |
甲 | 41 | 51 |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
乙 | 41 | 70 |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
丙 | 41 | 99 |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2)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能否得出上述结论 。
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方格纸中画出绿豆幼查株高与pH环境的曲线图。(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表示)。
(3)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选填“促进”或“抑制”)
(4)实验中绿豆的数量每组是100粒,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

(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方格纸中画出绿豆幼查株高与pH环境的曲线图。(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表示)。
(3)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选填“促进”或“抑制”)
(4)实验中绿豆的数量每组是100粒,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
如图所示,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甲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从琼脂甲上取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2)乙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将其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能否省略琼脂乙的实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将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甲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从琼脂甲上取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2)乙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将其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能否省略琼脂乙的实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2粒、清水、10%的食盐水。
(4)实验步骤: 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________中。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②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5)该实验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____________。
(6)改进实验后重新进行实验,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无影响。
(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2粒、清水、10%的食盐水。
(4)实验步骤: 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________中。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②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
A.再将A、B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_组。 |
(5)该实验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____________。
(6)改进实验后重新进行实验,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无影响。
甲图为玉米种子的纵切图,乙图为玉米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与胚乳干重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

(1)甲图中结构a由 发育而来。
(2)分析乙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 (填序号)。
①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②部分转化成胚中的有机物
③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1)甲图中结构a由 发育而来。
(2)分析乙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 (填序号)。
①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②部分转化成胚中的有机物
③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小屹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用三粒菜豆种子A、B、C为主要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A.A和B可形成对照 |
B.B和C可形成对照 |
C.清水中缺乏营养 |
D.种子太少具有偶然性 |
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①是_____,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2)甲图中④是_____,能发育成乙图中的_____(填序号)。
(3)⑤的名称是____,它的功能是为胚的发育提供_____。

(1)甲图中①是_____,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2)甲图中④是_____,能发育成乙图中的_____(填序号)。
(3)⑤的名称是____,它的功能是为胚的发育提供_____。
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
A.子叶中的营养物质已经全部消耗 |
B.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已经全部消耗 |
C.胚根已经发育成根 |
D.胚芽发育成的茎、叶转绿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记录了下表中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③号瓶种子萌发的原因除满足了种子自身条件处,还满足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 和充足的 。
(2)实验中与⑤号瓶作对照的是 号瓶。通过本实验证明了 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3)种子萌发时,首先是 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瓶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① |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② |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 未萌发 |
③ |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 萌发 |
④ |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⑤ |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用黑纸包裹不见光 | 萌发 |
(1)③号瓶种子萌发的原因除满足了种子自身条件处,还满足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 和充足的 。
(2)实验中与⑤号瓶作对照的是 号瓶。通过本实验证明了 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3)种子萌发时,首先是 突破种皮发育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