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 生物的基本特征
- + 显微镜的使用
-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 常见的脊椎动物
- 孢子植物
- 种子植物
- 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
-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 动物的分类
- 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 植物的分类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一些问题:
(1)显微镜的物镜有10×和40×两种,对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______.
(2)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字母“d”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应将玻片向 移动。
(3)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需向洁净的载破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
(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看到了如图乙的图像,则应再调图甲中的 (填字母)把物象调至清晰。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此物象放大了 倍。
(1)显微镜的物镜有10×和40×两种,对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______.
(2)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字母“d”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应将玻片向 移动。
(3)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需向洁净的载破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
(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看到了如图乙的图像,则应再调图甲中的 (填字母)把物象调至清晰。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此物象放大了 倍。

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转换到乙,装片应往右下方移动 |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乙比甲亮 |
C.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 |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
如图所示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图③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如图所示部位,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2)将视野下的标本从A转变为B进行观察(如图所示)。按先后顺序补充完整以下操作步骤:

①移动装片,使需观察的标本位于视野中央。
②________________。
③调节光圈,使视野适当变亮。
④________________。

(1)进行图③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如图所示部位,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2)将视野下的标本从A转变为B进行观察(如图所示)。按先后顺序补充完整以下操作步骤:

①移动装片,使需观察的标本位于视野中央。
②________________。
③调节光圈,使视野适当变亮。
④________________。
小刚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其视野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调整使物像位于视野正中央,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A.把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
B.把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
C.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
D.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
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要想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 | 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
C.调节粗准焦螺旋 | D.调节细准焦螺旋 |
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__________(填“表面积”、“体积”、“长度和宽度”)。
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
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 |
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 |
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 |
下列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的一组是()
A.目镜10×、物镜4× | B.目镜10×、物镜10× |
C.目镜16×、物镜10× | D.目镜16×、物镜40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