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与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小科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甲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

(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___相同。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升高的温度Δ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ΔT=kt。用m表示水和煤油的质量,c1和c2分别表示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则两条直线k的比值k水∶k煤油等于__。(用含有c1、c2的式子表示)

(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___相同。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升高的温度Δ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ΔT=kt。用m表示水和煤油的质量,c1和c2分别表示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则两条直线k的比值k水∶k煤油等于__。(用含有c1、c2的式子表示)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图甲中a是_____,用甲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选填“b”或 “c”)。
(2)装置乙和装置丙都可以用来收集气体,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应选用_____。
(3)若采用如图丁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体积,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有人提出读数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你认为必须要做到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容器中气体必须冷却至室温
②水准管处的长颈漏斗不能倾斜
③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④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⑤读数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图甲中a是_____,用甲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选填“b”或 “c”)。
(2)装置乙和装置丙都可以用来收集气体,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应选用_____。
(3)若采用如图丁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体积,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有人提出读数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你认为必须要做到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容器中气体必须冷却至室温
②水准管处的长颈漏斗不能倾斜
③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④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⑤读数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12 cm、2.13 cm、2.13 cm、2.44 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2.12 cm | B.2.127 cm |
C.2.13 cm | D.2.21 cm |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
A.1米 | B.468米 | C.东方明珠电视塔 | D.测量用的尺子 |
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毫升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A.100毫升的烧杯 | B.50毫升的量筒 |
C.100毫升的烧杯和滴管 | D.50毫升的量筒和滴管 |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6℃。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房间里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3℃,最低读数为15℃,则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 )
A.20℃ | B.19℃ |
C.18℃ | D.16.2℃ |
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_______。
(3)(反思与评价)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_______。
(3)(反思与评价)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只有通过仪器观察,才可以得到精确结果 |
B.科学的测量应力求准确,因而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
C.预测也可能出错,所以必须通过实验来检测预测的对错 |
D.运用数学的知识整理、归纳、分析数据,便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 |
两支内径相同、玻璃泡容积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一段时间后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
B.玻璃泡容积小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但示数相同 |
C.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且示数较大 |
D.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低,且示数较小 |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1.83m=1.83m×100cm=183cm |
B.1.83m=1.83×100cm=183cm |
C.1.83m=1.83×100=183cm |
D.1.83m=1.83m×100=183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