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0 cm3B.50 cm3C.100 cm3D.150 cm3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重4 N的物体在水平压力F的作用下,压在竖直的墙壁上。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及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 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N;在2~4 s内物体做___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自己的圆珠笔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甲的测量值为 8.1 笔长,乙的测量值为 8.8 笔长。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甲的估计值 0.1﹤0.8,所以甲的误差小
B.乙的测量值 8.8﹥8.1,所以乙的测量较准确
C.课桌的长度应取平均值,即为(8.1+8.8)/2 笔长
D.甲的圆珠笔可能比乙长些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资料)1583年,伽利略经测量发现悬挂的油灯摆动时具有等时性。如图所示,将密度较大的小球作为摆球,用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悬挂于O点,组装成一个摆,在θ<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摆的周期(摆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l(摆球重心到悬挂点O的距离)有关。 

(质疑1)小科认为:摆球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摆动会越慢,周期会越长。
(探究1)选择不同的小球作为摆球进行实验:①测摆球的直径D和质量m计算出b摆球的密度ρ;②组装摆;③调节摆长,使摆长为800.0mm;④在0<5°时,让摆球从4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测出摆动30次的时间T30;⑤计算周期T;⑥用木同的摆球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摆长1=800.0mm
次数
1
2
3
4
物理量
铝球
铁球A
铁球B
铜球
D/mm
22.22
22.24
22.20
22.20
m/g
15.5
25.3
44.7
51.0
ρ/g·-3
2.7
4.4
7.8
8.9
T30/s
53.88
53.94
53.85
53.87
T/s
1.796
1.798
1.795
1.796
 
(1)(思考1)测摆周期是通过测T30后求出T,而不是直接测T,这是为了________ 。   
(2)实验数据说明,摆长一定时,摆的周期与物体的质量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这一结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3)(质疑2)为什么资料中要求用密度较大的小球做摆球呢? 
(探究2)小科用D=39.86mm、ρ=0.08g/cm3的乒乓球按上述实验方法测出T=2.023s。
(思考2)摆长一定时,用乒乓球做实验测得的T明显变大。其实,当摆球密度很小时,空气对摆周期的影响不可以忽略,因为摆球受到的外力— ________ 不可忽略了。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A.180秒=180秒×分=3分
B.1.8千克=1.8千克×1000=1800克
C.1.8米=1.8×1000=1800毫米
D.0.18升=0.18×1000毫升=180毫升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有一杯水和一杯酒精,用以下四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不能用来区别两者的实验组合是(  )
A.B.C.D.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用代号表示)

(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制取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3)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右上图1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观察图甲硬质玻璃管和试管中的现象,可验证该气体是否为CO
B.观察图乙装置中的现象,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l-
C.观察图丙装置反应剧烈程度,比较镁与锌的活动性强弱
D.观察图丁装置中的现象,检验空气中是否有水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