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建立假设)猜想Ⅰ:只有氢气;
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
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如果猜想Ⅲ成立,实验现象应该是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1)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H元素;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生成。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建立假设)猜想Ⅰ:只有氢气;
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
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如果猜想Ⅲ成立,实验现象应该是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1)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H元素;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生成。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零刻度在最上端 |
B.体温计、量筒、刻度尺都无零刻度 |
C.刻度尺、量筒、量杯刻度都均匀 |
D.温度计零刻度以下也有刻度,其值为负值 |
如图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____毫米,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这17圈的总长度为________厘米,铜丝的直径是_____毫米。

测量液体体积一般用_______,使用时,首先应将该仪器放在_______,读数时,如果液面是凹形的,应将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平。
一般家庭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2012年11月3日,一场冷空气突袭我国,北京突降大雪早上最低气温达到-3℃,读作____,兰溪早上最低气温达到 10摄氏度,记作____。
一位同学先后用两支完好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9.1℃和 37.2℃,那么()
A.他的体温是37.2℃ | B.他的体温是39.1℃ |
C.他得体温在37.2℃-39.1℃之间 | D.他的体温不高于37.2℃ |
在盛沙的漏斗下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的细沙匀速流出,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即漏斗摆动幅度不变),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下图中的 (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