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图实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H
+
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_____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次数
试剂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
1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盐酸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2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
常温
无明显现象
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克NaCl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_____
常温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常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_____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06 07:4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金属丝被拉断时所挂物体质量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做实验时,提供了如下表中所列的 9 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根据有关猜想请选择实验的金属丝
金属丝名称
金属丝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
2
A
铜
10
0.5
B
铜
10
1
C
铜
10
1.5
D
铜
20
0.5
E
铜
20
1.5
F
铜
30
0.5
G
铁
30
0.5
H
铝
30
0.5
(1)猜想一: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横截面积有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二: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长度有关。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F、G、H猜想三:可验证猜想三是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获得蜗牛的一些基本信息,现做了如下的实验:
①测定蜗牛的体长及爬行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着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秒钟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蜗牛的位置,并将照片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1)蜗牛的体长为_________mm
(2)30秒钟后,蜗牛的爬行距离为_________mm
②为了研究光照对蜗牛生活的影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一: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没有影响
猜想二: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有影响,而且蜗牛不喜欢强光照射
实验:取一纸盒并在纸盒的底部均匀的铺上湿土及菜叶,将纸盒一半用黑纸盖住,在不遮光处放一只蜗牛,并将装置放在太阳下。
(3)出现怎样的现象说明猜想二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存在一处不足之处,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当你的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在用手触摸、听筒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后,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证据
同类题4
亮亮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梅梅同学对亮亮的问题进行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根据猜想,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 体
肥 皂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50
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难
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梅梅同学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5根管子长度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
(4)除了以上因素能影响泡泡的产生外,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写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梅同学完成本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 CuSO
4
溶液逐滴加到 5mL 饱和 NaOH 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滴加 CuSO
4
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①
第 1﹣6 滴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②
第 7﹣9 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
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 Cu(OH)
2
, 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 Cu(OH)
2
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分解生成 CuO 和水
Ⅱ. 酮酸钠Na
2
Cu(OH)
4
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 Cu(OH)
2
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 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 Cu(OH)
2
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
2
可在足量 NaOH 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1)(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 Cu(OH)
2
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③
将少许 Cu(OH)
2
粉末加到 5mL 蒸馏
水中,充分振荡
________
猜想一错误
④
________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2)(结论与反思)
①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
2
在 NaOH 溶液中溶解反应生成Na
2
Cu(OH)
4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可知饱和 CuSO
4
溶液与饱和 NaOH 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
相关知识点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获取事实与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