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 提出问题
- 提出猜想和假设
- 制定探究方案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解释、检验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成分均为蛋白质,小林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2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两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里,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增重40%,B组增重均为25%.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结果和B组的变量是______
(2)A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______的作用.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______组幼鼠提前成熟.
(1)A组结果和B组的变量是______
(2)A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______的作用.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______组幼鼠提前成熟.
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的猜想是:
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选填“a”、 “b”或“c”)。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①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②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
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选填“a”、 “b”或“c”)。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①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②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 B.猜想假设 | C.进行实验 | D.分析论证 |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
(1)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能研究________ (填“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2)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当________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栽培大白菜的产量就越________。(填“高”或“低”)
温室 | ① | ② | ③ |
二氧化碳浓度 | 5. 0% | 5.0% | 0.2% |
温度 | 20℃ | 15℃ | 15℃ |
(1)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能研究________ (填“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2)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当________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栽培大白菜的产量就越________。(填“高”或“低”)
某科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FeSO4·nH2O晶体中的结晶水的含量进行测定(铁架台等已省略). 已知:
① FeSO4和FeSO4·nH2O 加热时易被空气氧化;② FeSO4·nH2O=加热=FeSO4+nH2O.
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Ⅰ打开K1导入二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Ⅳ中的操作乙是通二氧化碳直至 C 装置冷却至室温,则操作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建议,为加快产生CO2的速率,可将 A 中装置中盐酸浓度增大、石灰石磨成粉状.试问,制取气体时反应速度是否越快越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Ⅵ称量,若晶体FeSO4·nH2O质量为 m,反应前后 C 装置质量减少了m1,D 装置质量增加了m2,则此晶体中的结晶水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① FeSO4和FeSO4·nH2O 加热时易被空气氧化;② FeSO4·nH2O=加热=FeSO4+nH2O.
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Ⅰ打开K1导入二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Ⅳ中的操作乙是通二氧化碳直至 C 装置冷却至室温,则操作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建议,为加快产生CO2的速率,可将 A 中装置中盐酸浓度增大、石灰石磨成粉状.试问,制取气体时反应速度是否越快越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Ⅵ称量,若晶体FeSO4·nH2O质量为 m,反应前后 C 装置质量减少了m1,D 装置质量增加了m2,则此晶体中的结晶水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如图,“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存在液态水,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中心引力比地球小很多,大气中的氧气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地球上的10倍,动、植物种类繁多。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蓝月亮”属于行星,“蓝月亮”上的光来自太阳 |
B.同一物体漂在“蓝月亮”大气中受到的浮力比漂在地球大气中时小 |
C.“蓝月亮”上植物的光合作用比地球上的同类植物更旺盛 |
D.“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可能比地球上的的更低 |
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 | 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
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 | 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六个步骤,下列关于六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
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
C.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
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
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 的速率(选填“二氧化碳”或“氧气”)。
(2)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 。
(3)分析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 。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 。
(5)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增大,在2小时时刻度变化0.2个单位,那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 单位/小时。

(1)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 的速率(选填“二氧化碳”或“氧气”)。
(2)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 。
(3)分析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 。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 。
(5)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增大,在2小时时刻度变化0.2个单位,那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 单位/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