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厂,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茶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茶园三次锄草中,导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4月B.7月C.11月D.4月和11月
【小题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B.枯枝落叶少
C.表层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D.微生物缺乏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1世纪以来,黄河下游郑州水文站年输沙量减少, 可能的原因是(   )
A.黄河中下游堤防加固B.黄河上游降水量增加
C.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D.黄河河口三角洲扩展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a、c两城市均分别在河流谷地,两地的地质构造都是
(2)B图中d城市为老煤矿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资源接近枯竭,经济一度发展缓慢,环境污染严重。试为该市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3)B图区域内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地各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古高原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山西省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煤。
(1)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治理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进一步毁林开荒;③洪水灾害增多④暴雨增多

(4)分析山西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5)简述山西省电力输出对当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黄河上游部分河段简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河段河道坡度平缓,两岸为干旱、半黄土丘陵及沙漠地区。该河段产流少,两岸沙漠流沙活动多,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

(1)说出该河段流经地区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原因。
(2)分析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的原因。
(3)提出该河段地区主要有哪些生态问题(3个以上)及其对应的治理措施。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小题2】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平整土地”可以减小(   )
A.地表径流B.蒸发量C.下渗量D.地下径流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山坡坡上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这是流传在延安市的一首信天游。读延安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适合建坝的是(  )
A.①④两地B.②③两地
C.①③两地D.②④两地
【小题2】向北望去,能看见信天游歌词中“绿满眼”的地点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小题3】下列治理图示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基本措施中,见效最快的是(   )
A.培育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推广免耕法,冬季留茬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植被
C.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D.打坝淤地、沟头防护,存放优质表土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水土流失严重,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石漠化,强石漠化使一些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目前约有45万人需异地移民搬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及夏雨比重分布图。

(1)据图示资料推测该省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推测依据。
(2)解决该省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石漠化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根据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林草界限。左图为年降水量与林草覆盖率的关系图,右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1)简述左图所示区域天然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成因。
(2)分析甲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简述甲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