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我国不同河流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比松花江流域更为严重的原因。
(3)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比松花江流域更为严重的原因。
(3)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①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

(1)材料一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是_____,黄河流经①地区后发生的显著变化______。
(2)阿拉善地区容易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主要原因是该地地处内陆,气候_____、_____频繁,光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易引起风蚀。
(3)②山是我国_____(自然区)中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该山以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
(4)请你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为①省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_______。
材料一: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①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

(1)材料一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是_____,黄河流经①地区后发生的显著变化______。
(2)阿拉善地区容易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主要原因是该地地处内陆,气候_____、_____频繁,光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易引起风蚀。
(3)②山是我国_____(自然区)中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该山以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
(4)请你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为①省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_______。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区,水土流失严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泊尔江海子镇以水力侵蚀为主 |
B.哈巴格希东部兼具水力、风力侵蚀双重特征 |
C.铜川镇以风力侵蚀为主 |
D.东胜城区以水力侵蚀为主 |
A.在铜川镇沟道两侧缓坡修筑水平沟、鱼鳞坑等防护工程 |
B.在哈巴格希东部沟道两侧陡坡种植油松、沙棘、柠条为主的混交林 |
C.在泊尔江海子镇荒漠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增加植被覆盖率 |
D.严格控制小煤窑开采,采矿固体废弃物堆弃沟道以降低地表崎岖度 |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是( )
【小题2】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小题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是( )
A.两侧坡修建梯田,东侧坡植树种草 | B.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植树种草 |
C.两侧坡都植树种草 | D.两侧坡都修建梯田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
C.火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
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有( )
【小题2】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有( )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 |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 |
C.露天采矿 |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 B.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D.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资源损失。
(3)简述沟道中修建多座淤地坝所起的作用。
(4)分析黄土高原开展的防护林、经济林、人工草地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具有形式多样、地表受侵蚀时间集中的特点,主要侵蚀力包括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它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陕北小流域典型治理措施剖面示意图
淤地坝不同时期的变化图
(1)从气候因素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什么具有侵蚀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2)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资源损失。
(3)简述沟道中修建多座淤地坝所起的作用。
(4)分析黄土高原开展的防护林、经济林、人工草地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图中侵蚀模数变化的原因。
(3)分析侵蚀模数变化后会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材料二:侵蚀模数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为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其单位为t/(km2 ·a).下图为延安燕儿沟流域土壤侵蚀与降雨量动态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图中侵蚀模数变化的原因。
(3)分析侵蚀模数变化后会带来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黄河泥沙主要于中游河段,简述该河段泥沙产生的自然原因。
(3)近年来人们在中游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得黄河水变清。
材料一:《瞭望》杂志报道称:“自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1200多千米的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这意味着,连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二:下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比较,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
(2)黄河泥沙主要于中游河段,简述该河段泥沙产生的自然原因。
(3)近年来人们在中游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得黄河水变清。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
(2)近年来黄河有变清的趋势,分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
作为最年轻的土地,黄河入海口的湿地公园越来越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区。
(3)说明黄河三角洲当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
(2)近年来黄河有变清的趋势,分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
作为最年轻的土地,黄河入海口的湿地公园越来越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区。
(3)说明黄河三角洲当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