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小题2】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平整土地”可以减小( )
A.地表径流
B.蒸发量
C.下渗量
D.地下径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24 07:42: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气候变暖
【小题2】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干旱和大风现象
【小题3】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石钟乳形成的外力是( )
A.地层下陷
B.风化作用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
【小题2】图中人类活动因地制宜正确的是( )
①地发展经济林 ②处发展农田 ③处发展水土保持林 ④地修建水库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耐旱。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下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试分析其原因。
(2)20世纪90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
同类题4
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5和201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题。
与1965年相比,该县2015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降水量大
B.植被破坏严重
C.农业用水量减少
D.蒸发量增大
同类题5
黄土高原是我国唯一水土流失的地区。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