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近日,《瞭望》杂志报道称,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水质变清的原因可能有
①黄土高原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 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③气候变暖,降水量增加 ④退耕还湖
【小题2】黄河水质变清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水质变清的原因可能有
①黄土高原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 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③气候变暖,降水量增加 ④退耕还湖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A.加剧华北平原土壤的盐碱化 | B.入海口有可能出现咸潮 |
C.河口滩地面积减少 | D.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
【小题2】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
【小题3】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
【小题4】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长期以来的土地不合理利用 |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 D.干旱和大风现象 |
A.平整土地 | B.修水平梯田 |
C.深耕改土 | D.植树造林 |
A.植被破坏 | B.人口过度增长 | C.贫困 | D.环境恶化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
C.生态可持续发展 | D.减少污水排放量 |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陕西北部六道沟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
【小题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开垦荒地,扩大种植业
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地力
【小题1】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深耕改土是工程措施 | B.轮作套种是农业技术措施 |
C.抽水.引水灌溉是农业技术措施 | D.选育良种是生物措施 |
A.保水.保土.保肥 | B.保塬.护坡.固沟 |
C.保塬.护坡.固沙 | D.造林.种草.灌溉 |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开垦荒地,扩大种植业
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地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须具备的是( )
【小题2】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
【小题3】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须具备的是( )
A.气温和土壤类型分布图 | 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 |
C.工业和交通分布图 | 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 |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
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图a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并与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并阐明选择该措施的理由。
材料一 下面图a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并与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并阐明选择该措施的理由。
下图为“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①位于城市密集区 ②气温年较差大 ③降水集中 ④植被破坏严重
【小题2】对长江、黄河流域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小题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①位于城市密集区 ②气温年较差大 ③降水集中 ④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⑤ | D.④⑤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小题2】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小题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荒漠化 | C.盐碱化 | D.沙尘暴 |
A.降水量减少 |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
C.植被较少 | D.蒸发量增大 |
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开展水土流失成因探究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中只有下表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

实验组 | 实验甲 | 实验乙 | 实验丙 | 实验丁 |
坡面坡度 | 15° | 25° | 15° | 25° |
降水强度 | 2mm/h | 2mm/h | 1mm/h | 1mm/h |
泥沙收集盘中的泥沙含量 | a | b | c | d |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次实验结果可能会是
①b>a>d>c ②d>b>c>a ③b>d>a>c ④c>b>d>a;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降水对风化的影响 | B.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
C.完整的水循环环节 | D.冲积扇上河流改道 |
水库消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下左图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右图为被水淹没的三峡库区澎溪河白夹溪消落带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①缺少植被的保护 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 ③水位的反复涨落 ④水库波浪的侵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扩大粮食种植的面积,保证库区粮食安全 |
B.构建消落带基塘系统,注重库区环境保护 |
C.发展林泽工程,加强库区消落带水土保持 |
D.开发人工浮岛,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景观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说明“西电东送”对当地和珠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
(3)花江镇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针对上述问题,请你为该镇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一 贵州省西南的花江镇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 270 m,最低海拔650 m,山高坡陡,森林覆盖率不足5%,干旱频率高达90%。作为“西电东送”的马马崖大型水电站,2015年正式投产以来,已经为珠三角地区输送了大量电力资源。
材料二 下图为“贵州省简图”。
(2)说明“西电东送”对当地和珠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
(3)花江镇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针对上述问题,请你为该镇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