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8年8月,取材于此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开播。塞罕坝位于滦河的发源地。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的自然原因有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
②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少
③靠近冬季风源地,易受风沙危害
④野生动物数量多,破坏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①净化空气
②防风固沙
③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④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其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结合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有
①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②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③下层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退耕还沼、还湿地 | B.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
C.大力开荒垦殖 | D.合理利用湿地生物资源 |
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黄土源、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你认为黄土高原上哪种地貌类型适合发展耕作业
A.黄土塬 | B.黄土梁 |
C.黄土峁 | D.都适合 |
①地形坡度大
②植被稀疏
③资源开采导致植被破坏
④过度开采
⑤土壤以黄土为主
⑥降水集中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①②⑥ | D.③④⑤ |

【小题1】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发生在( )
A.热带荒漠区 | B.热带雨林区 |
C.热带草原区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区 |
①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②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的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河径流量大 |
B.黄河输沙量大 |
C.地壳上升运动 |
D.沿海海平面上升 |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③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 |
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 |
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 |
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 |
材料一:图为我国贵州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一月份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石漠化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等土地 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下表是对材料一所示地区的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度)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25—30 | 30—35 | >35 |
土层厚度(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有机质层厚度mm) | 20 | 20 | 17 | 15 | 12 | 9 | 6 |
材料三:科研小组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设计如下生产布局模式图

(1)图中A、B、C、D四城镇,此刻盛行偏北风的是 ,最可能发展成大城市的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的关系是 。导致图示区域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和 。
(3)该地因土地石漠化产生的关联性地质灾害有 和 。
(4)材料三图中所示村庄修建沼气池,有利于缓解石漠化趋势,并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请说明其原因。
(5)从地质与气候条件分析该地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必要性。
地质条件 | |
气候条件 | |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治理需广泛的国际合作,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
请你说出针对土地荒漠化这一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