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扎设草方格沙障 |
B.人工清除地表沙质沉积物 |
C.大规模植树造林 |
D.引渤海水到新疆,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目标基本达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年来该地区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 B. 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 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扩大 D. 风沙灾害严重
【小题2】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
A. 提高粮食产量 B. 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
C. 实行南水北调 D. 加强生态建设
【小题1】近年来该地区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 B. 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 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扩大 D. 风沙灾害严重
【小题2】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
A. 提高粮食产量 B. 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
C. 实行南水北调 D. 加强生态建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大雁到洞庭湖及其附近地区后不再南飞的原因。
(2)大雁到洞庭湖柄息期间,洞庭湖主要是“吞”还是“吐”长江?请说明判断理由。
(3)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洞庭湖蓄水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范仲淹的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曾号称“八百里洞庭”。每年十月,来自俄罗斯等地的大雁南飞到洞庭湖附近地区后,不再南飞。在衡阳回雁峰有王安石诗云: “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大雁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喜温和的气候。下图中甲图示意洞庭湖及其附近地区,乙图为不同年份洞庭湖的蓄水面积。

(1)分析大雁到洞庭湖及其附近地区后不再南飞的原因。
(2)大雁到洞庭湖柄息期间,洞庭湖主要是“吞”还是“吐”长江?请说明判断理由。
(3)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洞庭湖蓄水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白洋淀流域处于京津腹地, 生态战略地位显著,特别是其中下游的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 被誉为“华北之肾”。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下表为2005—2015 年白洋淀流域土地覆被转化表(单位:km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5—2015年白洋淀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增大,主要由草地转化 | B.林地面积增大,主要由耕地转化 |
C.湿地水体面积增大,主要由耕地转化 | D.建设用地面积增大,主要由未利用地转化 |
A.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草地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 |
B.草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
C.生产生活大量用水,导致湿地面积减少 |
D.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的影响,林地、湿地水体面积的增加 |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很多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
据此回答下题。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的功能或用途有
①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④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⑤调蓄洪水 ⑥净化水质
⑦维持生物多样性 ⑧美化环境
A.①②④⑥⑦ | B.①③④⑤⑧ |
C.④⑤⑥⑦⑧ | D.②⑤⑥⑦⑧ |
传统的盐碱地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之后引水泡田、排水排盐,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渗管排盐是铺设暗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以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治盐渍化的目的。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下图为渗管排盐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渗管排盐技术最适合推广的地区是
A.宁夏平原 | B.长江三角洲 | C.东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①节约用水 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③排盐碱效果好 ④施工简单、成本低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
【小题1】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 | B.吸取地下水 |
C.拦截水分 | D.减少下渗 |
A.技术难度小 | B.成土时间短 |
C.环境污染小 | D.资金投入少 |
下表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回答23-24题。

【小题1】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 植树种草 D. 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小题2】(小题2)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 ④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小题1】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 植树种草 D. 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小题2】(小题2)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 ④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巴西宣布不再举办 2019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将放开对亚马孙雨林的开采。巴西的做法可能会造成以下环境问题加剧
A.臭氧洞 |
B.草场退化 |
C.全球气候变暖 |
D.土地荒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