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疏勒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年降水量不足70毫米,年蒸发量却达3 000毫米左右。哈拉诺尔湖位于敦煌市区西北方向30多千米处,曾是敦煌历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由于河西走廊移民开发,疏勒河逐渐断流退缩,党河下泄水量锐减,哈拉诺尔湖水面开始萎缩。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疏勒河、党河上游又相继建起昌马水库、双塔堡水库和党河水库,哈拉诺尔湖便彻底干涸了,昔日的广阔湖泊变成了盐碱荒滩。经过治理,2017年初春,干涸了60年的哈拉诺尔湖重现碧波。下图为疏勒河中下游流域简图。


(1)试分析哈拉诺尔湖萎缩的原因。
(2)指出哈拉诺尔湖萎缩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地区原始森林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中甲区域原始森林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暖流  ③地形  ④东南信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小题2】如果图中乙处森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 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活跃,降水量大增③当地沙漠化严重④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盐沼既盐碱化沼泽,是沼泽的盐碱化结果。我国松嫩平原西部盐沼广布。读图松嫩平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松嫩平原西部盐沼区气候特点是
A.降水季节变化小,降水量较多
B.降水季节变化小,降水量较少
C.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量较多
D.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量较少
【小题2】沼泽盐碱化破坏了沼泽的生态功能。下列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开采地下水,降低水位
B.蓄洪灌溉,以淡压咸
C.开渠排水,改良土壤
D.取水晒盐,降低盐度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民勤县隶属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年均降水量仅100mm,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mm,多年来因水利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等现象,使民勤生态恶化,沙尘天气多发。目前民勤地区正在积极探索治理荒漠化的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日光温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民勤及周边地区大范围沙尘天气一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月份可能是
A.12月B.3月C.6月D.9月
【小题2】民勤地区为防治荒漠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减少机井数量 ②采用稻草沙障治沙 ③种植速生树木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安固里淖”,史称鸳鸯泺,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曾经水草丰美,鹅雁栖息。短短几年时间,碧波荡漾的安固里淖从10万亩的水域面积就锐减到不足千亩,直至2004年冬季彻底干涸。回答题。

【小题1】而今,当地群众说“坡地风舔了,滩地起碱了,生活危险了”,这反映了当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①土地沙漠化②土壤盐碱化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水土流失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小题2】造成“安固里淖”干涸的原因可能有( )
①连续多年气候大旱②严重超采地下水 ③蒸发量增大 ④湖泊旅游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水池(4mx2mxl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是(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塑造地形 
④涵养水源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则检测到(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D.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昔日是以“北大荒”文明的蛮荒之地,现在却成为我国有名的稻米城,大米输出量占全国的15%,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在《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新天府评选中成为明星,最终排名第六位。

材料二: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大分布区,见下图。


(1)读图说出东北地区三江平原沼泽形成原因。
(2)三江平原现在沃野千里,其耕地主要是由沼泽改良而来,分析该区土壤肥沃的自然成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SOM)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2.28~29.55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其中黑河中游流域的湿地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黑河中游的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
土层深度(cm)
土壤有机碳(g/kg)
高草植被
低草植被
0-10
14.80
10.35
10-20
11.93
8.23
20-40
8.25
6.44
 
(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推断相对积水季节而言,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3)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4)根据有机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分析湿地退化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原理和趋势。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漫画“如此汲水”,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
A.井越深,水质越好
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植被枯死,生态恶化
D.应以植被根系的深度作为掘井深度的依据
【小题2】植被对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乔木是( )
A.白杨B.胡杨C.红树林D.栋树
【小题3】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有关乍得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非洲乍得湖,位处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国交界处,面积辽阔,一度成为非洲第四大湖泊。湖滨地势低平,多沼泽,芦苇生长茂盛。湖区东南部,沙里河以及洛贡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棉花、花生、稻米、薯类等。
1960年代,乍得湖的湖面面积约为26,000平方公里(约有24个香港大),但直至2000年,它已缩小到仅余1,500平方公里(即约个半香港大),亦即它原来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宽广的乍得湖也没有如期伸展,面积始终不到2000平方公里。湖区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干旱程度愈演愈烈,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持续减少,湖区20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
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除了大旱灾等自然因素,还要归因于乱砍滥伐、大规模灌溉以及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

读乍得湖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和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______沙漠以南地区。乍得湖水系支流集中分布在湖泊的___部,径流季节变化___(大或小)是该河突出的水文特征。
(2)简要说明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特点及原因。
(3)非洲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简述非洲出口矿产对其经济有何影响?
(4)本地区人口的增长迅速,对环境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非洲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必须协调人地关系。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