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方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垦,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次生盐碱化,植被枯萎死亡
B.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堆积,形成沙丘,覆盖原有植被
D.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2】乙地绿洲地区出现了荒漠化现象,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被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降水丰富,光热充足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海拔较高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小题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A.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B.增加耕地面积
C.增加农业资金投入D.改变耕作制度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读图完成问题。

针对②地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宜采取的措施是
A.退耕还草B.合理利用水资源
C.保护植被,防止沙丘活化D.推广生活用煤,多途径解决农牧民的生活用能问题
当前题号:3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海(如下图)是内蒙古境内的内陆湖泊,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400mm和1200mm.有22条河流汇入。流域内为内蒙古人口密集,农牧渔业发达地区。近30年来,岱海面积不断减小,富营养化不断加剧。

(1)说出岱海流域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分析岱海富营养化不断加剧的原因。
(3)请你为岱海的治理提出可行的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据报道,陕西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的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即将被消灭,变成毛乌素森林其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影响是
①温室效应大大减弱
②榆林地区湿度增加
③防风固沙的作用增强
④减少了汽车尾气污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夏日的东北平原,如汐似潮的绿色铺向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田里,齐刷刷的稻苗迎风摇曳,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在中国的东北角,清晨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农业现 代化的曙光初现!读“我国东北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
①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小题2】新中国成立后,图示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
A.土地退化B.物种骤减C.酸雨加重D.沙尘暴增加
【小题3】下列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 (  )
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地位,扩大耕地面积
B.限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养殖业
C.以粮食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农、林、牧、工全面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小题2】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河西走廊属于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滞后。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至今已有近一半消失,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 “再造河西”需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大量开荒B.生活用能问题
C.发展交通D.完善生态体系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1年9月14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指出,我国贵州、广东等八省市都有石漠化现象,严重地区甚至寸草不生,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人为因素比例中,比例最大的是(  )
A.不合理耕作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D.无序工程建设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