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方地区的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些学者将中国南方湿润环境下粉砂质和泥质红层区的极端土地退化过程称为红层荒漠化。植被演替是荒漠化的生态学标志,下表示意红层荒漠化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红层荒漠化地区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群落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是
A.岩层B.气候C.地形D.人类活动
【小题2】下列关于红层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演替的过程是牛肝地→草丛→次生灌草丛→马尾松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红层荒漠化发展过程中,植被演替逐渐脱离干旱区的生态发展轨迹
C.红层荒漠化将使土地逐渐丧失生态功能
D.该过程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目前,频发的沙尘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读中国沙尘天气日分布图,完成各题。

(1)根据图中所示,大致归纳出我国沙尘天气的分布规律。
(2)根据灾害的类型划分,沙尘暴属于 灾害,与沙尘暴相关的自然灾害是
(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简要描述一下沙尘暴。
(4)如果当地出现了沙尘暴,你该提醒家人要注意什么?
(5)与广东省相比较,沙尘暴对山东省的影响 (大,小)。为什么?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A、干旱 B、降水稀少
(2)简析本地区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的原因。
(3)指出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4)试提出我国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可行性措施。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C.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撒哈拉沙漠附近牧区的荒漠化过程,图中序号代表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随着旅游业发展,该牧区部分牧民转而从事旅游相关的产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表示该地区荒漠化过程的自然背景,其含义是
A.气候干旱B.土地贫瘠C.植被稀疏D.地表崎岖
【小题2】图中序号按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小题3】图示箭头乙的含义是
①人口数量增加  ②草地面积减少  ③载畜能力下降  ④放牧规模扩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4】该牧区旅游业发展的生态意义表现为
A.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改善B.牧场压力减轻,草原质量改善
C.就业增加,牧民收入提高D.交通条件改善,经济发展加快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次沙尘暴相关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这次沙尘暴运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伊犁河流向B.冰川消退方向
C.西南风向D.太阳转动方向
【小题2】防止沙漠扩张的最有效措施是
A.减少路网密度B.恢复自然植被
C.放缓产业西移D.加快西气东输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敖汉旗地理环境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敖汉旗2004-2013产业结构变化曲线。

材料三沙棘是敖汉旗的主栽树种之一,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当地有众多沙棘加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沙棘籽油、沙棘茶、沙棘果汁等。
(1) 说明敖汉旗生态问题的区域差异。
(2)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敖汉旗大力种植沙棘的综合效益。
(3) 分析敖汉旗的产业结构及变化特征,并判断敖汉旗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由于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和滥用资源(主要是砍伐森林),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加之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易形成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导致红壤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材料2:“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 图中字母分别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 B____  C____D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江南地区,该地区的地形主要____,红色荒漠造成的不利影响____ 、____。
(3)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的措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图a和图b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量增加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D.洪涝灾害多发
【小题2】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B.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当前题号:10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