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
【小题2】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

【小题1】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 |
C.物种减少 | D.土壤盐碱化加剧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牧 |
C.退耕还湖 | D.修建水库 |
浑善达克沙地处于我国季风区边缘,其气候特征和人类活动决定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目前,该区湖泊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下图为1969~2013年湖泊面积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浑善达克沙地地区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 B.泥沙淤积 |
C.耕地扩大 | D.源头水量减少 |
①增强排污能力
②增加空气湿度
③生态恶化
④增大气温年较差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巴西环境部数据显示,2017年8月一2018年7月,巴西境内的亚马孙雨林减少了 3 500m2,为过去10年里最严重的砍伐。2019年初,巴西政府发布政策放松政府在亚马孙雨林保护方面的管理,加大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亚马孙地区开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亚马孙地区长期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茂密,交通不便 |
B.土壤贫瘠,耕作不利 |
C.矿产短缺,工业落后 |
D.气候湿热,不宜生存 |
A.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
B.建设大型工厂和居民点吸引东部居民 |
C.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
D.满足牧羊业对草原土地的需求 |
A.世界能源供应紧张 |
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 |
C.乞力马扎罗山雪线上升 |
D.南极臭氧层空洞增大 |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00亿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耕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
①尽量减少对土地的利用
②生态环境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换草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
A.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
B.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
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 |
呼伦湖(左图)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湖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被誉为“草原之肾”。右图为1975~2011年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1975~2011年水体面积持续减小 | B.1993年湖区降水量最大 |
C.2000~2002年平均变化率最大 | D.2011年湖区蒸发量最小 |
①湖水盐度增加 ②温差增大 ③周边草场退化 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左图为“我国某日沙尘暴天气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右图为“P地不同放牧强度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其中6只羊/公顷为重牧强度、4只羊/公顷为中牧强度、2只羊/公顷为轻牧强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P地放牧强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中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
B.重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终小于轻牧 |
C.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均不一样 |
D.相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化相同 |
A.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 B.因地制宜退耕还草 |
C.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 D.定期实行休耕休牧 |
读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绿洲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 )
【小题2】林带的主要作用是( )

【小题1】绿洲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高山冰雪融水 | B.大气降雨 |
C.地下水 | D.夜间降温时空气中的冷凝水 |
A.涵养水源 | B.净化空气 |
C.调节气候 | D.防风固沙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该( )
【小题2】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小题3】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资源是( )
【小题4】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A.光照充足 | B.土壤肥沃 | C.降水丰沛 | D.物种丰富 |
A.地势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 B.土壤肥沃 |
C.降水丰沛 |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卫星第一次以三维方式量化了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撒哈拉沙漠尘埃中的沙子、磷等进入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可以( )
A.促进岩石风化,释放养分 | B.促进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
C.随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 | D.促进土壤的淋溶作用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