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治沙引起了世界高度关注,库布齐沙漠也被媒体称为“即将消失的沙漠”。下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示意图。库布齐沙漠面积若继续扩大,对北京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加剧旱涝灾害 | B.城市水源短缺 |
C.风沙天气增多 | D.河流泥沙增大 |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以上。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小题2】下列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
①退耕还牧 ②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增加灌溉面积 ③确定合理载畜量 ④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⑤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 ⑥开展大规模人工降雨 ⑦融冰化雪
【小题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营造以防治荒漠化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工程是 ( )
【小题1】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高山冰雪融水量的减少 |
B.工矿交通建设 |
C.过度的樵采、放牧和农垦活动 |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①退耕还牧 ②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增加灌溉面积 ③确定合理载畜量 ④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⑤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 ⑥开展大规模人工降雨 ⑦融冰化雪
A.①②③ | B.②③⑥ |
C.④⑤⑦ | D.①③④ |
A.沿海防护林绿化工程 |
B.“三北”防护林工程 |
C.太行山沿线绿化工程 |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
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_流。
(2)为什么该地区的河流多是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3)在西汉时期,该地区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的原因是什么?
(4)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_流。
(2)为什么该地区的河流多是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3)在西汉时期,该地区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的原因是什么?
(4)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下列叙述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
A.近年我国沙尘暴天气增加 | B.该地区常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 D.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涝灾害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233万多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180多万公顷。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逾越的鸿沟。
材料二 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石漠化整体扩展趋势得到遏制。
(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该地产生石漠化的原因。
(2)石漠化对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
材料一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233万多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180多万公顷。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逾越的鸿沟。
材料二 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石漠化整体扩展趋势得到遏制。
(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该地产生石漠化的原因。
(2)石漠化对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地表景观主要是荒漠草地,该区域风力强劲,沙害严重(如下图),尤其是冬春季节。经观测发现该地区的风沙主要集中在l米以下的高度,以就地起沙为主;风沙侵蚀和沙埋严重影响到铁路的营运安全,为此在铁路沿线专门修建了石方格、栅栏式沙障、挡沙墙等沙障工程。

(1)指出青藏铁路沱沱河段风沙的沙源。
(2)据图推断青藏铁路沱沱河段的盛行风向,并分析该区域风力特别强劲的原因。
(3)经观测发现,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夏季风沙强度较小,分析其原因。
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地表景观主要是荒漠草地,该区域风力强劲,沙害严重(如下图),尤其是冬春季节。经观测发现该地区的风沙主要集中在l米以下的高度,以就地起沙为主;风沙侵蚀和沙埋严重影响到铁路的营运安全,为此在铁路沿线专门修建了石方格、栅栏式沙障、挡沙墙等沙障工程。

(1)指出青藏铁路沱沱河段风沙的沙源。
(2)据图推断青藏铁路沱沱河段的盛行风向,并分析该区域风力特别强劲的原因。
(3)经观测发现,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夏季风沙强度较小,分析其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海拔300至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海拔300至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
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图示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丙、丁 |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
B.危害人体健康,如皮肤癌发病率增加 |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
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大工程中分别属于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天然气跨区域调配、电能跨区域调配的是( )
A.a、b、c | B.a、c、b | C.c、a、b | D.b、c、a |
A.荒漠化、水土流失 | B.水污染、水土流失 |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 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
C.植被稀疏,土地裸露 | D.人口迅速增加,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A.寒潮 | B.沙尘暴 | C.台风 | D.伏旱 |
A.退耕还林还草 | B.增加灌溉面积 | C.鼓励发展种植业 | D.发展节水型农业 |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略图,乙地是我国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输出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过度放牧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
【小题2】下列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甲地过度放牧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
A.水土流失 | B.土地沙漠化 |
C.土壤盐碱化 | D.地面沉降 |
A.该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天然气 |
B.该地的资源主要输往西部地区 |
C.该工程能够缓解东部缺水状况 |
D.该地输出的资源属于非可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