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我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小题2】我国图示地区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①宁夏平原合理控制用水 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
③在沙漠地区大面积种植胡杨林④发挥塞外江南优势,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小题1】引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居民生活 | B.工矿建设 | C.交通建设 | D.农业生产 |
①宁夏平原合理控制用水 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
③在沙漠地区大面积种植胡杨林④发挥塞外江南优势,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小题2】该区域为
【小题3】该区域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①水旱灾害
②台风
③寒潮
④水土流失
⑤火山爆发
【小题4】该区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小题5】该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小题1】下列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a-贺兰山 | B.b-长白山 | C.c-秦岭 | D.d-渭河 |
A.黄土高原 | B.东北地区 | C.长江三角洲 | D.四川盆地 |
①水旱灾害
②台风
③寒潮
④水土流失
⑤火山爆发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④⑤ | D.③④⑤ |
A.植被破坏 | B.人口过度增长 | C.贫困 | D.环境恶化 |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是我国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做了以下实验(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将下列选项的序号选择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
①风力作用为主 ②流水作用为主
③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④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3)说出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措施。(至少回答两点)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厘米厚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留一封口),在风口附近堆放砂粒,用电吹风在风口处向里吹风。
(1)实验一中,坡面沿水流方向形成小沟,该现象模拟流水 作用,该现象在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实验二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2)将下列选项的序号选择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
①风力作用为主 ②流水作用为主
③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④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3)说出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措施。(至少回答两点)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甲区域是我国外流区中的内流区,试解释其成因。
(3)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晋陕大峡谷自内蒙古河口镇到山西禹门口,全长达725公里,主要位于山西和陕西两省交界处,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峡谷。下图为黄河中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图(颜色越深表示植被覆盖率越高)。
(2)甲区域是我国外流区中的内流区,试解释其成因。
(3)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省区干湿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省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小题2】甲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主要反映了( )

【小题1】该省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 B.土地沙漠化 |
C.森林破坏 | D.水土流失 |
A.森林破坏 | B.过度樵采 |
C.过度放牧 | D.过度开垦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近些年来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的原因。
(2)简述鄱阳湖作为重要湿地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
(3)说明在乙处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
2018年9月19日,航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都昌水域,湖床变为茫茫草原。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今年首次跌破12m,标志着鄱阳湖提前正式进入枯水期。2018年9月1日〜11月4日,江西省平均降水量为65.1mm,较常年同期偏少60%。期间平均气温 为22.4℃,较常年同期偏高0.7℃。气候变化给鄱阳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大数据显示,近些年来,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日期呈提前的趋势。为了保住鄱阳湖“一湖清水"的目标,江西省政府提出在乙处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下图为鄱阳湖地区略图。

(1)分析近些年来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的原因。
(2)简述鄱阳湖作为重要湿地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
(3)说明在乙处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所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小题2】据报道,我国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沙漠”。“红色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小题1】图示所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A.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重点,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
B.以河流梯级开发为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
C.以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建设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农业 |
D.以立体农业建设为重点,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小题1】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 |
B.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 |
C.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
D.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B.调节气候 |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特威德河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河流,一直以来,它为捕鱼业和商贸业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在特威德河河口修建了两座堤坝(下图),结果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主要是为了
A.减小海水顶托力的影响,减少泥沙堆积 | B.杜绝风浪影响,保障船只通航安全 |
C.提高水位,防洪发电 | D.拓宽通航航道,提高船只通行速度 |
A.海水倒灌频繁发生 | B.黄金海岸海滩退缩 |
C.河口鱼类资源大幅减少 | D.河口水流减缓,污染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