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和丙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  )
A.寒潮 酸雨B.酸雨 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 寒潮
【小题2】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A.森林覆盖率高B.地形C.降水丰沛D.纬度位置
【小题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改进种植制度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气候变暖
【小题2】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灌溉农业的发展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干旱和大风现象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的变迁。

材料二 200多平方千米的崇明岛东滩,是欧亚大陆东岸发育最完善的河口潮汐型滩涂湿地之一,它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原生态性以及物种的多样性、稀有性。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曾以每年1 300公顷的速度不断增大。然而随着围垦的深入,它今天开始退缩了……
(1)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请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简述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的变化。
(2)在崇明岛东滩上,人们在湿地上围垦滩涂和把草滩挖成鱼塘、蟹塘。试简要分析这样做的后果。
(3)试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对崇明岛面积的影响。
(4)简述洞庭湖地区为什么要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窑洞春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这种建筑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平坦,降水丰沛
C.土壤直立性强,雨季短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小题2】在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区中,需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石漠化D.土壤盐碱化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水利工程是(   )
A.水利枢纽B.水电站
C.进行全流域治理D.进行小流域治理
【小题2】该水利工程的地理影响在于(   )
A.解决降水时间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B.不会对气候产生任何影响
C.对植被状况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D.加剧水土流失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
A.①B.②C.③D.②③
【小题2】对黄土塬区域的治理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小题3】针对图中陡坡地貌,治理水土流失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黄土高原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气候变暖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黄土分布区。这里虽有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但却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的劣势。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酸雨C.水土流失D.气候变暖
【小题2】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根本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D.环境恶化
【小题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区B.它处于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区
C.它处于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D.它处于从森林向荒漠过渡地区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六道沟流域位于110°21′E~110°23′E,38°46′N~48°51′N,处于黄河粗沙区,是陕北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流域内的沟道地、梯田及居民用地等土地占流域面积的18%左右,其余82%的土地均为坡地。如图示意六道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六道沟流域产沙最严重的月份是(  )
A.3~5月B.7~8月
C.10~11月D.12~1月
【小题2】六道沟流域成为黄河粗沙区的人为原因有(  )
①土质疏松 ②不合理开矿 ③滥砍滥伐,过度垦牧
④灌溉方式落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