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省会名称:C________,D________。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措施:包括兴建水库、打坝淤地、___________________。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省会名称:C________,D________。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措施:包括兴建水库、打坝淤地、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某山区因受人为干扰,形成水土流失。为治理该环境问题,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油松和混交林的方式造林育林。下表为不同土地覆被下单位面积水土流失状况的观测数据。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题2】相同降水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是
【小题3】据表可知

【小题1】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强度大 | B.种植混交林 | C.种植油松 | D.开垦坡地 |
A.混交林地坡耕地油松幼林地 | B.坡耕地油松幼林地混交林地 |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 D.油松幼林地混交林地坡耕地 |
A.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 B.开垦坡耕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
C.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优于自然恢复植被 | D.油松幼林地的地下根系固土能力强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下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关于其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但与地形、气候有关系
②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 ③其界线为分水线
④其界线为集水线 ⑤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⑥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小题2】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小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关于其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但与地形、气候有关系
②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 ③其界线为分水线
④其界线为集水线 ⑤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⑥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④⑥ | D.②③⑤ |
A.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B.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C.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D.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2017·1浙江安吉昌硕高中高二期末考试)下图为2008年至2014年昆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年均变化面积图(面积用卫星图片组成像素单位代替,像素面积越大,该类土地面积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8年至2014年土地面积增加的是( )
①建设用地 ②草地 ③林地 ④耕地
【小题2】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最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1】2008年至2014年土地面积增加的是( )
①建设用地 ②草地 ③林地 ④耕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盐碱化 | D.矿产枯竭 |
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小题2】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小题3】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高的原因是
①降水变率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 1961年 | 2005年 |
耕地面积(km2) | 400 | 521 |
森林面积(%) | 36. 79 | 20.46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年降水量(mm) | 1 369 | 1 087 |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 7.1 | 8.2 |
水土流失面积(km2) | 61 | 108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人口(万人) | 41.5 | 60.1 |
【小题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 | B.人均森林面积 |
C.人均粮食产量 | D.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
A.降水减少![]() ![]() |
B.开垦耕地![]() ![]() |
C.人口增加![]() ![]() |
D.森林减少![]() ![]() |
①降水变率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坡面侵蚀是指在坡面上发生的一切侵蚀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下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小题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 B.地表径流阻力增大 | C.涵养水源能力增加 | D.地形坡度减小 |
A.风化作用减弱 | B.侵蚀作用减弱 | C.搬运作用增强 | D.堆积作用减弱 |
读云南省六大流域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围,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流域和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最高的流域分别是
【小题2】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对长江“黄金水道”水运交通的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小题3】专家提出,云南六大河流域中的梯田化坡耕地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山地果园,该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小题1】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流域和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最高的流域分别是
A.长江、澜沧江 | B.长江、红河 | C.珠江、红河 | D.怒江、伊洛瓦底江 |
A.河流流量增多,水位上升 | B.河流流速加快,水质下降 |
C.河道淤积,河床抬高 | D.植被条件变差,结冰期延长 |
A.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 B.降低生产成本 |
C.仅为了提高水土保特的效果 | D.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