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2)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____。
(3)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是___、___。
(4)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2)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____。
(3)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是___、___。
(4)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
下图所显示的是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分布在图示地区较为普遍的景观是( )
【小题2】右图为该地区某灾区学生拍摄的“天灾”照片,但有学者认为这也是“人祸”,此灾害的名称应是( )

【小题3】若要对上图显示的灾害做最迅速、最准确的了解,应该调阅( )
【小题4】前面说这也是“人祸”,主要是指( )

【小题1】分布在图示地区较为普遍的景观是( )
A.黄土、窑洞 | B.稻田、茶园 |
C.绿洲、牧场 | D.长城、沙滩 |

A.荒漠化 |
B.泥石流 |
C.石漠化 |
D.盐碱化 |
A.政区图 | B.航空照片 |
C.电子地图 | D.地形图 |
A.乱砍滥伐 | B.过度放牧 |
C.围湖造田 | D.过度抽取地下水 |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土石山区。
材料二: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

(1)分析黄土高原为什么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江南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试分析其原因。
(3)比较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在地理背景上的差异。
(4)分析在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
材料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土石山区。
材料二: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

(1)分析黄土高原为什么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江南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试分析其原因。
(3)比较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在地理背景上的差异。
比较 | 相同点 | 不同点 |
黄土高原 | | |
南方低山丘陵 | |
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进行一次地理实验活动。其过程是将黄土装入木框内,在左侧种上苔藓和杂草,右侧裸露。培植两周左右,让植物成活。用砖头或小凳子将木框架起来使之呈斜坡状,在木框两个开口处的下方摆两个脸盆,再把带小孔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放到支架上用手转动塑料饮料瓶,让水流泻干净。读图并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该实验,正确的是( )
①左侧的脸盆里水多、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②右侧的脸盆里水多、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③该实验主要模拟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④该实验主要验证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小题2】该实验所验证的地理原理,主要适用于我国哪些地区?( )
①青藏高原 ②内蒙古草原 ③黄土高原 ④江南丘陵

【小题1】关于该实验,正确的是( )
①左侧的脸盆里水多、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②右侧的脸盆里水多、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③该实验主要模拟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④该实验主要验证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①青藏高原 ②内蒙古草原 ③黄土高原 ④江南丘陵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读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小题2】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蓄水 | B.发电灌溉 |
C.防洪抗旱 | D.调节气候 |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 |
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整治的重点是( )
【小题2】“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淤地坝进行治理的是( )

【小题1】图示地区整治的重点是( )
A.治理水土流失 | B.治理盐碱地 |
C.治理沙尘暴 | D.治理水污染 |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结合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
【小题2】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平整土地”可以减小( )

【小题1】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A.地下径流 | B.地表径流 |
C.下渗量 | D.蒸发量 |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小题2】关于a、b、c、d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小题1】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保持水土 |
B.改良土壤 |
C.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
A.a处发展粮食生产 |
B.b处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
C.c处植树造林 |
D.d处打坝建库 |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小题2】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小题3】梯田在保持水土中的作用是( )

【小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 B.等高线基本平行 |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
A.形态 | B.土壤类型 |
C.坡向 | D.物质组成 |
A.拦蓄泥沙 |
B.减少降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 |
C.降低坡面径流的流速,降低坡面径流对坡面的冲刷 |
D.土地平整,便于耕作 |
(2017·射阳月考)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地区中,荒漠化主要是由水蚀作用引起土地退化的是
【小题2】对于荒漠化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除在喀什实施万亩“城北防护林”工程,新疆还将着重以伊犁河水蚀区、塔里木河中下游综合治理区、艾比湖周边风蚀治理区、塔里木盆地边缘风沙治理区为重点,推进土地荒漠化防治。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地区中,荒漠化主要是由水蚀作用引起土地退化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就全球看,荒漠化影响范围不大 |
B.荒漠化只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C.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 |
D.荒漠化只会影响本地区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
B.退耕还草 |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
D.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