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04 10:04: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小题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小题3】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C.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同类题2
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修建水库后( )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
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
④旱涝灾害的发生几率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下列措施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以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有( )
①植树造林
②人工降雨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还林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3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 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如右图所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其主要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同类题4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黄河下游夏季“易决”的原因。
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
(2)近年来黄河有变清的趋势,分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
作为最年轻的土地,黄河入海口的湿地公园越来越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区。
(3)说明黄河三角洲当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类题5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以下题。
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