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景观(甲)和南方某地区景观(乙)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甲的自然景观是 (填“森林”或“荒漠”)。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 。
(2)图乙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破坏了植被,出现类似荒漠的石漠化景观,石漠化对农业生产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 ,粮食产量 。
(3)针对图乙中出现的生态问题,请你从保持水土方面提出两条合理的治理措施。
;
;


(1)图甲的自然景观是 (填“森林”或“荒漠”)。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 。
(2)图乙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破坏了植被,出现类似荒漠的石漠化景观,石漠化对农业生产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 ,粮食产量 。
(3)针对图乙中出现的生态问题,请你从保持水土方面提出两条合理的治理措施。
;
;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木材产量 |
B.改善生态环境 |
C.增加农民收入 |
D.调整农业结构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
如图是四川省某山区一县1961~2008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的是( )
【小题2】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 | B.人均森林面积 |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 D.人均粮食产量 |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小 |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
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加大 |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小题2】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

【小题1】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保持水土 |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
C.改良土壤 |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 B.乙处适宜修筑水平梯田 |
C.丙处应植树种草 | D.丁处平整土地 |
读下面两幅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 )
【小题2】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做法是( )

【小题1】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 )
A.土地的沙漠化 | B.水资源缺乏 |
C.水土流失严重 | D.沙尘暴盛行 |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 B.营造速生薪炭林 |
C.进行炉灶技术革新 | D.大力推广沼气建设 |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表数据。完成34—35题。

【小题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
【小题2】从表格资料中,反映出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

【小题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
A.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大于非林地 |
B.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
D.径流量与土壤侵蚀量具有负相关的关系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C.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 D.保护海岸,抵御台风 |
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l961年和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
【小题2】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
【小题3】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的原因是 ( )
①降水变率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小题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
A.人均耕地面积 | B.人均森林面积 |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 D.人均粮食产量 |
A.人口增加一开垦耕地一森林面积减少 |
B.开垦耕地一粮食产量增加一人口增加 |
C.降水减少一森林减少一气温年较差增大 |
D.森林减少一气温年较差增大一水土流失面积加大 |
①降水变率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