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社会对博览会认知的变化历程
时间
有识之士的代表性观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博览会为“聚珍大会”“赛奇公会”“种种奇巧,不可思议”博览会“志在联友谊,奖人材,广物产,并藉以通有无”
19世纪末
博览会有八利“联交谊、扩物产、奖人材、察商情、广贸易、增关税、兴商地、除积习”“中国不兴商务则已,中国而兴商务,必自赛会始”西国“足以开益商学神智者,尚有赛会一法”
20世纪初
博览会“鼓励国民之精神,融洽万国之交际,比较全球之实业,以作20世纪后商战之竞争也”“充实国民经济之能力,使之人自为战,制胜于无形之竞争,以收回已失之利权”“欲发生农工商民之世界思想、国家主义,尤非借赛会之力不可”
 

——转引自洪振强等《论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观念认知》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段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当前题号:1 | 题型:论述题 | 难度:0.99
中国古代封建政府一直压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这一政策在晚清有所松动。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政策调整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正式产生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南制造总局曾积极从事西方书籍的翻译活动,他们认为“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引入西方工业B.建立近代外交
C.掌握核心制造技术D.全面学习西方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840年被打醒,无所谓,继续昏睡了18年。等到1860年再败走向变革。1860年中国走的只是强军的路线,保护私人资本和尊重知识产权在这过程中都没有,都拖到1895年之后才开始出现。这反映出
A.洋务运动仅仅局限于军事现代化
B.中国近代化轨迹与西方的不断侵略相关联
C.甲午战争阻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错过了近代化机遇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1937年到1945年,美英苏等国给国民政府提供27笔贷款,总额达34.7亿银元。其中仅美国的贷款就达26.2亿银元,占总数的75.4%;1948年,美国对华投资达14.1亿美元,占全部外商投资总额的44.1%。这反映出
A.列强已经主宰中国经济
B.美国既帮助中国抗战又干涉中国革命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对华投资的主角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汉冶萍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组成的。可该企业仅民国5至8年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至民国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至民国14年,大冶炼铁厂也停工。结合所学分析判断此企业出现盈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盈:欧战爆发,钢铁价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自主
B.盈:机器进口,设备新颖;亏:钢铁官营,腐败严重质量低下
C.盈:设实业部,大力补贴;亏:军阀混战,国内钢铁需求下降
D.盈:政府支持,实业救国;亏:列强卷土重来,加紧资本输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A.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B.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
C.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将其封闭,致使陈启源被迫迁厂于澳门。而到了19世纪末,清政府则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反映了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民族工业进入“短暂春天”
C.“实业救国”形成热潮D.清政府尝试缓解统治危机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