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发展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图二
(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l895~1900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政策原因。在政治和思想上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2)指出材料一图二中纺织业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张謇为代表的民资企业“不幸”的原因。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l895~1900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政策原因。在政治和思想上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2)指出材料一图二中纺织业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张謇为代表的民资企业“不幸”的原因。
下表反映的是1924年和1927年全国棉纺织业中心(上海、青岛、汉口、天津)国产机器棉纱输出量占当地机器棉纱总产量的比重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大革命破坏了北方棉纺织业生产 |
B.北方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快于南方 |
C.上海棉纺业对外部市场依赖度高 |
D.民族棉纺织业的生存处境迅速恶化 |
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为此,他们采取阻止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是
A.限制机器进口 | B.夺取各种经济特权 |
C.把持中国海关 | D.控制中国海外贸易 |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A.1912-1921 | B.1927-1936 | C.1945-1949 | D.1979-1989 |
有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 B.圈地运动导致英国成本增加 |
C.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 D.中国传统纺织技术领先英国 |
当你看到有关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的资料时,你会联想到的历史学习内容是
A.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 |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
C.晚清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清政府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
C.外国资本主义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资金 |
D.外商设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
下列关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B.民间资本大量投资铁路 |
C.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
D.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促进 |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图中三次发展高峰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
B.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C.官僚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
D.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