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化学科学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化学反应原理
- 盐类水解的原理
-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 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
- 盐类双水解反应
- + 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
-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 盐的水解常数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与STSE
- 初中衔接知识点
甲酸为一元弱酸,在15mL0.1mol/L K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甲酸溶液,溶液的pH变化和所加入的甲酸的体积关系描绘成如图所示曲线。下面有关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在A、B间的任意一点上都存在:c(K+)>c(HCOO-)>c(OH-)>c(H+) |
B.在B点:c(K+)= c(HCOO-)>c(OH-)=c(H+),且a=7.5 |
C.在C点:c(HCOO-)>c(K+)>c(H+)>c(OH-) |
D.在D点: c(HCOO-)+ c(HCOOH)=2 c(K+) |
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
C.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可能等于c(Na+)、c(NH4+)之和 |
测定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是定量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规律的一种方法,溶液电导率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室温下,用0.100mol•L-1的NH3•H2O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所得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溶液:pH最大 |
B.溶液温度:①高于② |
C.③点溶液中:c(Cl-)>c(CH3COO-) |
D.②点溶液中:c(NH4+)+c(NH3•H2O)>c(CH3COOH)+c(CH3COO-) |
已知25 ℃时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上述两种解释中________(填“甲”或“乙”)正确。
(2)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然后测定溶液的pH。
(3)若____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25 ℃ 时,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4)常温下将0.010 mol CH3COONa和0.004 mol HCl溶于水,配制成0.5 L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粒子。
②溶液中有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和一定等于0.010 mol,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③溶液中n(CH3COO-)+n(OH-)-n(H+)=________mol。
(1)上述两种解释中________(填“甲”或“乙”)正确。
(2)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然后测定溶液的pH。
|
(3)若____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25 ℃ 时,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4)常温下将0.010 mol CH3COONa和0.004 mol HCl溶于水,配制成0.5 L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粒子。
②溶液中有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和一定等于0.010 mol,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③溶液中n(CH3COO-)+n(OH-)-n(H+)=________mol。
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室温下,等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HA>HB>HD |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
室温时,用0.0200mol/L稀盐酸滴定20.00mL0.0200mol/LNaY溶液,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随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滴定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K(HY)=5.0×10-11

已知:K(HY)=5.0×10-11

A.可选取酚酞作为滴定指示剂 | B.M点溶液的pH>7 |
C.图中Q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小,Kw<10-14 | D.M点,c(Na+)=c(HY)+c(Y-)+c(Cl-)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稀硫酸加热至 90℃(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其 pH 不变 |
B.pH 与体积都相等的氨水和 NaOH 溶液分别用 0.1 mol·L-1的盐酸恰好中和,所需的盐酸体积前者等于后者 |
C.为配制 c(NH4+ ):c(Cl-)=1:1 的溶液,可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
D.在 NaHCO3溶液中,几种微粒浓度的关系:c(Na+)>c(HCO3-)>c(H2CO3 )>c(CO32-) |
常温下,0.1 mol/L氨水溶液中
=1×10-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H+ ) = 1×10-9 mol/L |
B.0.1 mol/L氨水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 ) + c(H+ ) = c(Cl- ) + c(OH-) |
C.0.1 mol/L的氨水溶液与0.05 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 ) + c(NH3) + c(NH3·H2O) = 2c(SO42-) |
D.浓度均为0.1 mol/L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则c(NH4+ )>c(Cl-) >c (NH3·H2O)> c(OH-) > c(H+ ) |
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3的FeCl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3 mol/L |
B.常温下, pH=6的CH3COOH溶液稀释 100倍后,pH= 8 |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NH3·H2O和NaOH消耗的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体积不同 |
D.1.0 mol·L―1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
对于常温下0.0l mol/L的氨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c(NH4+)=c(OH-) |
B.由H2O电离出的c(H+)![]() |
C.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
D.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氯化铵溶液混合c(NH4+)+c(NH3·H2O)=0.02 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