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甲醛含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银﹣Ferrozine法灵敏度较高。测定原理为甲醛把氧化银还原成Ag,产生的Ag与Fe3定量反应生成Fe2+,Fe2+与菲洛嗪(Ferrozine)形成有色配合物,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出甲醛的含量。某学习小组类比此原理设计如下装置测定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甲醛能被银氨溶液氧化生成CO2,氮化镁与水反应放出NH3,毛细管内径不超过1 mm。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备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装有AgNO3溶液,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
(3)银氨溶液的制备。关闭K1、K2,打开K3,打开______,使饱和食盐水慢慢滴入圆底烧瓶中,当观察到B中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时,________。
(4)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①用热水浴加热B,打开K1,将滑动隔板慢慢由最右端抽到最左端,吸入1 L室内空气,关闭K1;后续操作是______________;再重复上述操作3次。毛细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向上述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pH=1,再加入足量Fe2(SO4)3溶液,充分反应后立即加入菲洛嗪,Fe2与菲洛嗪形成有色物质,在562 nm处测定吸光度,测得生成Fe2+1.12 mg,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为____mg·L-1
当前题号:1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工业上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金属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一些金属离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
 
Fe3+
Al3+
Fe2+
Mg2+
开始沉淀时
1.5
3.3
6.5
9.4
完全沉淀时
3.7
5.2
9.7
 
 
请回答:
(1)上述流程中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溶液2中的主要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为保证Mg2沉淀完全,过程②中控制溶液的pH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已知Mg(OH)2的Ksp=2×10-11,lg2=0.3)
(4)已知MgCl2·6H2O受热时发生水解:MgCl2·6H2O=Mg(OH)Cl+HCl↑+H2O,过程③应该如何操作才能得到无水MgCl2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工业流程 | 难度:0.99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浓度均为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
溶液不变色,溶液变成红色
非金属性:
B.
向含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观察到红色变浅
证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约为5
电离大于水解
D.
向盛有10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A.AB.BC.CD.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溶液中只含有Na+、H+、OH-、A-四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c(A-)=c(Na+),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 c(A-)> c(OH-)> c(H+
C.若c(OH-)> c(H+),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 c(OH-)> c(A-)> c(H+
D.若溶质为NaA、HA,则一定存在:c(A-)> c(Na+)> c(H+)> c(OH-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Mg2+和Cu2+共存的溶液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相同温度下,溶度积常数
Ksp[Mg(OH)2]<Ksp[Cu(OH)2
B
加热盛有(NH4)2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
(NH4)2CO3显碱性
C
常温下,向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等量的酚酞溶液
碳酸钠溶液中红色更深
阴离子水解常数Kh:
CO32->HCO3-
D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粉末
无气泡冒出
不能证明酸性:碳酸>硼酸
 
A.AB.BC.CD.D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类比pH的定义,对于稀溶液可以定义pC=-lgC,pKa=-lgKa,常温下,某浓度H2A溶液在不同pH值下,测得pC(H2A)、pC(HA)、pC(A2)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pH的增大,pC增大的曲线是A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
B.pH=3.50时,c(HA)> c(H2A) > c(A2)
C.b点时c(H2A)·c(A2)/c2(HA)=104.5
D.pH=3.00~5.30时,c(H2A)+c(HA)+c(A2)先减小后增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水解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草木灰(主要含K2CO3)与铵态氮肥最好不混用
B.明矾用于净水
C.向CuCl2溶液中加入Cu(OH)2,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3
D.将AlCl3、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水的电离平衡一定不产生影响的微粒是
A.B.C.I-D.1s22s22p63s23p6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主要成分可能是(   )
A.氢氧化钾B.次氯酸钙C.烧碱D.碳酸钾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 25℃下时,NH3·H2O kb=1.77×10-5;H2CO3 ka1=4.30×10-7、ka2=5.61×10-11。 25℃时有关NH4HCO3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呈弱酸性
B.c(OH-)+c(NH3·H2O)=c(H+)+c(H2CO3)
C.滴入NaOH 溶液发生反应:NH4++OH-=NH3·H2O和HCO3-+OH-=H2O+CO32-
D.滴入NaOH溶液,则增大
当前题号:10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