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质量为200kg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3m/s的速率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50kg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船以6m/s的速率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 )
A.4. 2m/sB.3m/s
C.2.5m/sD.2.25m/s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3/4光滑绝缘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以圆形轨道的圆心O为坐标原点,沿水平直径方向建立X轴,竖直方向建立Y轴.Y轴右侧存在竖直向下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第二象限存在匀强电场E2 (方向与大小均未知).不带电的绝缘小球a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b质量为m ,a球从与圆心等高的轨道A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球正碰,碰撞后b球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C,并落回轨道A处,小球落回A处时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离开最高点C时速度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b的电量始终保持不变.试求:

(1) 第一次碰撞结束后,小球a的速度大小;
(2) 第二象限中电场强度E2的大小和方向;
(3) 小球b从B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
当前题号:2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小车的上面固定一个光滑弯曲圆管道,整个小车(含管道)的质量为2m,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个可以看做质点的小球,质量为m,半径略小于管道半径,以水平速度v从左端滑上小车,小球恰好到达管道的最高点后,然后从管道左端滑离小车,关于这个过程,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滑离小车时,小车回到原来位置
B.小球滑离小车时相对小车的速度为v
C.车上管道中心线最高点的竖直高度为 
D.小球在滑上曲面到滑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动量变化量大小是
当前题号:3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PA=9kg•m/s,B球的动量PB=3kg•m/s.当A追上B时发生碰撞,则碰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PA′=10kg•m/s,PB′=2kg•m/s
B.PA′=6kg•m/s,PB′=4kg•m/s
C.PA′=﹣6kg•m/s,PB′=18kg•m/s
D.PA′=4kg•m/s,PB′=8kg•m/s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起跳摸高是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某中学生身高1.80m,质量70kg。他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10m。在一次摸高测试中,如果他下蹲,再用力瞪地向上跳起,同时举臂,离地后手指摸到高度为2.55m。设他从蹬地到离开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7s。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从蹬地到离开地面过程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2)上跳过程中他对地面平均压力的大小。
当前题号:5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以速率v向右运动。在小球的前方O点处有一质量为m2的小球B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小球A与小球B发生正碰后,小球A、B均向右运动。小球B被在Q点处的墙壁弹回后与小球A在P点相遇,。假设小球间的碰撞及小球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求:
(1)两小球质量之比
(2)A、B经过几次碰撞后,不会再次发生碰撞;
(3)若小球A与小球B碰后的运动方向以及小球B反弹后与A相遇的位置均未知,两小球A、B质量满足什么条件,就能使小球B第一次反弹后一定与小球A相碰。
当前题号:6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两材料完全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甲和滑块乙放在粗糙的水平上,在两滑块的右侧固定一挡板。已知两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甲、乙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3mm2=2m,且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给滑块甲一向右的初速度v0(未知),使滑块甲和滑块乙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乙运动到挡板处且被一接收装置接收,而滑块甲未与挡板发生碰撞,开始两滑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滑块乙与挡板之间的距离均为L,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甲与滑块乙碰后的瞬间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v1v2=1∶5B.v1v2=1∶6
C.v0的最小值为D.v0的最小值为
当前题号:7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从静止同时释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B.A、B动能变小,加速度变小
C.A、B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D.A、B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增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介子方程为,其中介子和介子是带负电的基元电荷,介子不带电。一个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1,如图所示,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介子的动量大小与介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A.11B.12C.13D.16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