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描述机械运动
- 直线运动
- 相互作用
- 牛顿运动定律
- 曲线运动
- 万有引力与航天
- 功和能
- + 动量
- 动量定理
- 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下列关于动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量不变 |
C.动量大小不变的运动,可能是变速运动 |
D.竖直向上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经过空中同一位置时动量一定相同 |
冰壶运动深受观众喜爱,图1为2014年2月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上中国队员投掷冰壶的镜头.在某次投掷中,冰壶甲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对方静止的冰壶乙发生正碰,如图2.若两冰壶质量相等,则碰后两冰壶最终停止的位置,可能是图中的哪幅图(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物块(均视为质点),质量均为
,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未与A、B连接)。距离物块A为L处有一半径为L的固定光滑竖直半圆形轨道,半圆形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物块B的左边静置着一个三面均光滑的斜面体(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某一时刻将压缩的弹簧释放,物块A、B瞬间分离,A向右运动恰好能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D(物块A过D点后立即撤去),B向左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L(L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A与右侧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B左侧水平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
,求:
(1)物块A通过C点时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2)斜面体的质量;
(3)物块B与斜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块B对斜面体做的功。



(1)物块A通过C点时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2)斜面体的质量;
(3)物块B与斜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块B对斜面体做的功。

质量为1kg的铜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50g的小球以1000m/s的速率碰到铜块后,又以800m/s的速率被反弹回,求:
(1)铜块获得的速度大小;
(2)小球对铜块的冲量大小。
(1)铜块获得的速度大小;
(2)小球对铜块的冲量大小。
如图,质量为6m、长为L的薄木板AB放在光滑的平台上,木板B端与台面右边缘齐平.B端上放有质量为3m且可视为质点的滑块C,C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挂在平台右边缘正上方的O点,细绳竖直时小球恰好与C接触.现将小球向右拉至细绳水平并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恰好断裂,小球与C碰撞后反弹速率为碰前的一半.
(1)求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2)若要使小球落在释放点的正下方P点,平台高度应为多大;
(3)通过计算判断C能否从木板上掉下来.


(1)求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2)若要使小球落在释放点的正下方P点,平台高度应为多大;
(3)通过计算判断C能否从木板上掉下来.
如图,一质量为
的滑块C放在水平台面上,C的最右边与台面右边缘齐平;一质量为
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挂在平台右边缘正上方的O点,细绳竖直时小球恰好与C接触。现将小球向右拉至细绳水平并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恰好断裂,小球与C发生弹性碰撞,然后小球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位于释放点的正下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细绳断裂前所承受的拉力大小F;
(2)求平台的高度h。


(1)求细绳断裂前所承受的拉力大小F;
(2)求平台的高度h。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及实验中小球运动轨迹及平均落点的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实验中重复多次让小球a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释放,其中“同一位置释放”的目的是________。
(3)放置被碰小球b前后,小球a的落点位置为分别为图中的_______和______。

(1)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球的质量ma、mb |
B.小球离开斜槽后飞行的时间ta、tb |
C.小球离开斜槽后飞行的水平射程xA、xB、xC |
D.槽口到水平地面的竖直高度H |
(3)放置被碰小球b前后,小球a的落点位置为分别为图中的_______和______。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用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推它t秒,物体始终不动,那么t秒内,推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 )
A.F·t | B.mg·t | C.0 | D.无法计算 |
如图甲,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一下,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匀速运动,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获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 段来计算A 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 的质量m1=0.60kg,小车B的质量为m2=0.4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系统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碰后系统总动量为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结论:_________;
(4)若打点计时器的实际工作频率高于50Hz,而实验者仍按照50Hz的频率来分析,你认为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 (填“有”或“无”)影响。

(1)若获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 段来计算A 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 的质量m1=0.60kg,小车B的质量为m2=0.4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系统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碰后系统总动量为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结论:_________;
(4)若打点计时器的实际工作频率高于50Hz,而实验者仍按照50Hz的频率来分析,你认为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 (填“有”或“无”)影响。
如图为某实验小组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m1_____m2、r1_____r2 (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2)为完成此实验,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m1_____m2、r1_____r2 (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2)为完成此实验,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刻度尺 | B.游标卡尺 | C.天平 | D.弹簧秤 | E.秒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