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根据恒星的物理特征来分类,用来分类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核力、原子核的结合能、比结合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系原子核稳定的力是核力,核力就是表现为相邻核子间的相互吸引力
B.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原子核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小
C.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会释放核能
D.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能放出核能
B.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若CB能结合成A,结合过程一定要放出能量
D.若CB能结合成A,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当前题号:3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密立根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D.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当前题号:4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2017年12月6日报道,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将于2018年前后建成。日前,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这标志着CSNS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对于有关中子的研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B.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经过核反应后生成氨核和中子是裂变反应
C.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核反应方程中的,X的中子个数为128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A.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一定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B.改用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不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C.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D.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学习小组决定探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稳定的黄色强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板:

(1)要描绘光电管的伏安曲线,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在______端(选填“ab”)。
(2)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室提供的微电流传感器G(电阻为Rg=1995Ω)量程太小了,该小组同学决定把量程放大400倍,应该给微电流传感器______联一个______Ω的电阻。
(3)滑动滑片P,读出电压表示数U,微电流传感器示数I,并换算成光电管的实际电流I实际,如表:

通过所采集的数据描出光电管的伏安曲线,实验证实: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有饱和值的存在。
(4)在上述探究“光电效应”中的“饱和电流”实验中,电路图中电源的负极为______端(选填“M或N”)。每个光电子带电量为e=1.6×10-19C,则在第(3)步的实验中每秒钟阴极板上被光照射而逸出的光电子个数约为______个。(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关于恒星的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星云在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内部温度升高引发了核反应,中子星就形成了
B.恒星燃料耗尽后外层开始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
C.小恒星燃料耗尽后会收缩成密度极大的白矮星
D.超巨星爆炸后外层物质会扩散到太空中成为星云,内部物质形成新的恒星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设α粒子质量为m,所带电荷量为q,若有反α粒子,它的质量应为____________,电荷量应为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和正电子(),即中微子++,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
A.0和0B.0和1C.1和 0D.1和1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