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描述机械运动
- 直线运动
- 相互作用
- 牛顿运动定律
- 曲线运动
- 万有引力与航天
- 功和能
- + 动量
- 动量定理
- 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质量为
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
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为H的小支柱上,O点到小球A球心的距离为L,小球释放前悬线伸直且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小球A释放后到最低点与B发生正碰,碰撞后B做平抛运动,小球A把轻杆指针OC推移到与竖直方向成夹角
的位置,在地面上铺一张带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夹角
不变,多次重复,在白纸上记录了多个B球的落地点(
、
为已知量,其余物理为未知量)

(1)图中的x应该是B球所处位置到________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需要测________等物理量.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和碰撞前后B球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的x应该是B球所处位置到________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需要测________等物理量.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和碰撞前后B球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卢姆加特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氡的放射性同位素有27种,其中最常用的是
,
Rn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
P.(1u=931.5MeV)
①求x、y的值;
②一个静止的氡核(
)放出一个α粒子后变成钋核(
Po),已知质量亏损△m=0.0002u,若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钋核和α粒子的动能,试写出该衰变方程,并求出α粒子的动能.



①求x、y的值;
②一个静止的氡核(


一个静止的
Al核俘获一个运动的粒子X后,变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中子 |
B.该核反应为核聚变反应 |
C.![]() |
D.![]() |
如图所示,在实验室用两端带有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有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M的滑块A和B做“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把两滑块A和B紧贴在一起,在A上放质量为m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A和B,在A和B的固定挡板间放入一轻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压缩状态;
Ⅱ.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当A和B与固定挡板C和D碰撞同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下A至C的运动时间t1,B至D的运动时间t2;
Ⅲ.重复几次,取t1和t2的平均值.

(1)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________ ;
(2)应测量的数据还有________ ;(写出相应物理量的名称和对应字母)
(3)只要关系式________ 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mv的矢量和.
Ⅰ.把两滑块A和B紧贴在一起,在A上放质量为m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A和B,在A和B的固定挡板间放入一轻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压缩状态;
Ⅱ.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当A和B与固定挡板C和D碰撞同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下A至C的运动时间t1,B至D的运动时间t2;
Ⅲ.重复几次,取t1和t2的平均值.

(1)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
(2)应测量的数据还有
(3)只要关系式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钢球的落地点距上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x。

(1)若轨道光滑,
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
__________ (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
请在坐标纸上作出
关系图线。
(______ )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
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___________ (选填“小于”或“大于”)理论值。
(4)从
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1)若轨道光滑,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
![]()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 | 2.62 | 3.89 | 5.20 | 6.53 | 7.78 |
请在坐标纸上作出

(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

(4)从

如图所示“为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a>mb,ra=rb
(2)图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
A.ma•ON=ma•OP+mb•OM
B. ma•OP=ma•ON+mb•OM
C.ma•OP=ma•OM+mb•ON
D.ma•OM=ma•OP+mb•ON

(1)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a>mb,ra=rb
(2)图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
A.ma•ON=ma•OP+mb•OM
B. ma•OP=ma•ON+mb•OM
C.ma•OP=ma•OM+mb•ON
D.ma•OM=ma•OP+mb•ON
静止在湖面的小船上有两个人分别向相反方向水平抛出质量相同的小球,甲向左抛,乙向右抛,如图所示.甲先抛,乙后抛,抛出后两小球相对岸的速率相等,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球抛出后,船往左以一定速度运动,乙球受到的冲量大一些 |
B.两球抛出后,船往右以一定速度运动,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一些 |
C.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一些 |
D.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两球所受的冲量相等 |
质量为0.2
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
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
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__________
.若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2
,则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__
(取
).







2009年中国女子冰壶队首次获得了世界锦标赛冠军,这引起了人们对冰壶运动的关注.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一次滑行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如题23图,运动员将静止于O点的冰壶(视为质点)沿直线
推到A点放手,此后冰壶沿
滑行,最后停于C点.已知冰面与各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冰壶质量为m,AC=L,
=r,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冰壶在A点的速率;
(2)求冰壶从O点到A点的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量大小;
(3)若将
段冰面与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为
,原只能滑到C点的冰壶能停于
点,求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




(1)求冰壶在A点的速率;
(2)求冰壶从O点到A点的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量大小;
(3)若将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A、B发生正碰,小球A的质量为m1=0.1kg。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s-t图像。取向右为正方向,由此可以判断( )


A.碰前小球B静止,小球A向右运动 |
B.碰后小球A和B都向右运动 |
C.小球B的质量为m2=0.2kg |
D.小球B的质量为m2=0.3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