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分类,太阳目前属于(  )
A.原恒星B.白矮星C.红巨星D.主序星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5月5日,一枚57米高的宇宙神V401型火箭托举着质量为400kg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起飞。如果一切顺利,这颗探测器将在2019前后降落到火星表面。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0.1倍;半径约为3.4×106m是地球半径的0.5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
(1)估算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值;
(2)已知“洞察号”到达火星表面时,先在高度为5.0×104m的轨道上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估算“洞察号”此时的机械能。(取火星表面为零势能点,表面到轨道处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
当前题号:2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A为地球同步卫星,B为运行轨道比A低的一颗卫星,C为地球赤道上某一高山山顶上的一个物体,两颗卫星及物体C的质量都相同,关于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运行周期和所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比较,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B>vA>vCB.
C.FB>FA>FCD.TA=TC>TB
当前题号:3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的球体对球外质点的万有引力为。如果在球体中央挖去半径为的一部分球体,且,则原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的万有引力为(   )
A.B.C.D.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mg,近似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关于物体在下列位置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地面高度R处为4mgB.离地面高度R处为
C.离地面高度2R处为D.离地面高度处为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式中的G为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均无关
B.太阳与行星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
C.太阳与行星受到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等于0,太阳和行星都处于平衡状态
D.太阳与行星受到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12月7日10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最为G,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时间t(小于其运动周期)内扫过的面积为S,则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
A.B.C.D.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
B.第谷记录了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开普勒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建模研究。
C.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相对论物理学否定了经典物理学
D.开普勒经过二十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开普勒三定律”,认为所有行星的运动都是宇宙中最完美和谐的圆周运动。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报道,我国预计在2020年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实施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如图所示,若探测器绕火星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在近地点、远地点的动能分别为Ek1Ek2,探测器在近地点的速度大小为v1,近地点到火星球心的距离为r,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  )
A.
B.
C.v1
D.v1
当前题号:9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从而得出结论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C.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天文观测并总结了前人关于天体运动的研究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D.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即理想实验法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